在省编办登记局的支持和市编办的领导下,淮南市1221年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全部实行网上登记, 77家事业单位法人进行了网上事业单位法人事项变更,目前已圆满结束。并用一个半版面在淮南日报进行了公告。对于年检不合格及未年检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在淮南市编办网站上公开了部分事业单位的年检报告,供社会了解监督。结合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整理出事业单位法人运转情况提供给编办领导及相关科室,作为编制管理工作的参考。今年的网上登记工作进展顺利,登记管理工作加大了管理力度,登记管理工作增加了服务内容。回顾今年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领导重视是顺利开展网上登记工作的保证。一是配齐登记管理工作人员:网上登记管理工作是登记管理工作的创新,方便了服务对象。但开展网上登记工作却使登记局的工作量数倍增加,编办在人员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又选调了一名具有中级财会职称的同志到登记局工作,增加了登记局的人力,提高了财会水平,使我们的登记管理手续健全,做到以法登记管理。二是不惜财力大力支持:在今年的网上登记中,由于开展网上登记需要购买光盘、教材,市编办及凤台县编办领导在资金紧张、财政专项经费未到帐的情况下,各先垫付78000元、28000元购买光盘及教材,用于开展网上登记工作培训。三是领导在关键时候出面协调。编办主任翟俊亲自出面协调网上登记培训所需要专项经费及收费许可证办理,使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编办副主任康武帮助登记局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场地、联系教师,省登记局陈冰泉局长、市偏办康武副主任专门到现场讲话,宣传登记管理工作。由于各级领导做到人力支持、财力保障,使得我市的法人网上登记工作得以及时开展,网上登记工作达到100%,实现了全覆盖。
二、各部门支持使得网上登记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网上登记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购置必要的设备,市财政局在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经费列入经常性预算的情况下(每年给登记局预算7万2千元),这次又为网上登记工作拨入专项经费5万元,凤台县财政局也给凤台县编办拨入5万元网上登记工作专项经费。为了保证网上登记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市、县物价局也及时办理了收费许可证,保证了网上登记如期顺利进行。市、县登记局共举办网上登记培训班21期,所有从事网上登记工作的人员及区县登记局的工作人员、教育、卫生、农委、交通等大系统政工科长(约1400人)参加了培训。
三、公告登记工作加大了登记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年检结束后,我们将全市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合格单位、无正当理由未年检单位、年检不合格单位、法人登记事项变更情况、新设立事业单位法人情况,在淮南日报及淮南市编制信息网上向社会告知,对于无正当理由不年检及年检不合格单位,公告指出“未按规定进行法人年检或年检不合格,依法撤销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其证书同时作废。以下单位不得以事业单位法人名义从事各项社会活动”。仅在淮南日报上公告,一年费用近6万元。对于部分2010年度能够遵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运转良好、业务活动开展比较规范、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年度自查工作比较规范及时的20个法人的2010年年度报告在淮南市编制信息网上进行了公示。通过公告做到了公开透明,加强了社会对事业单位法人运转情况的监督,引起社会对事业单位法人的关注,提高了登记管理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权威性。
四、发出整改通知规范事业单位法人依法运行。年检结束后,我们对未年检及年检不合格的,双法人、多个名称,地址不对,资金大量减少、不按规定开展业务、不能正常开展业务的法人,通知事业单位及举办单位指出其原因,限期整改。通过年检工作,净化法人队伍,合格的继续授予法人资格,不合格的暂退法人序列。
五、梳理法人年检信息服务编制工作大局。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是编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是龙头,法人管理是龙身龙尾,通过法人登记管理工作跟踪服务,使其保持法人资格的同时,发现事业单位能否适应社会,能否正常开展业务,发挥社会效益。如实际运转中业务的开展情况、环境变化、执行国家政策情况等,对于不能正常运转发挥公益功能的,及时向编办领导和相关科室提供信息,以便领导在机构设置决策中参考。
六、法人登记管理工作列入政府目标考核。为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事业单位法人及举办单位依法运行的自觉性,促使事业单位法人及时办理有关设立、年检、变更、注销手续,我们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率、年检率、及时变更率、及时注销情况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分值占市编办政府目标考核总分20%的比重。
七、多渠道宣传网上登记工作赢得社会的理解与配合。一是为了取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我们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翟主任答记者问的形式,分别在淮南日报和淮河早报及淮南市编制网上宣传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以赢得社会的理解和配合。二是将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网上登记工作流程图在淮南市机构编制信息网上公告,方便办理人员了解办理程序。
八、 编办科室密切配合促进登记管理工作。编办领导定期召开登记局和事业科、督查室相关科、室、局参加的业务会,互通业务情况,提出相互配合的要求及具体办法、要求,加大了编办制管理的力度。登记局及时把事业单位法人运转的情况,特别是职能已经调整、主管部门决定要撤销、合并的单位,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原因,向编办领导汇报,通报给事业科,作为下步机构调整的依据。编办其他科室也对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年检、变更的单位,暂停受理其相关工作,待其完成法人有关手续后,再予以受理。(淮南市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杜文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