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味道是甜的——观《榜样3》有感

访问次数: 4706        作者: ahjgbzw                发布时间:2018-11-14

[字体: ]

    近日,由中组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节目《榜样3》播出,受到了广泛好评,含着泪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90岁高龄的老党员宋书生用尽毕生心血翻译马列主义著作,将马克思主义真理带到中国,不知疲倦,耄耋高龄的他重读入党志愿书,声音依旧那么坚定,让人感动。不禁让我想到陈望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竟将墨汁当成母亲送来的红糖水吃掉而浑然不觉,在他们身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甘甜的精神信仰,是书生报国的利剑。今天的共产党员尤其需要向他们看齐,学习榜样的精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始终把马列主义和党的理论思想作为自己精神的食粮,崇高的信仰,用一辈子时间去学习和践行。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一种精气神,使人在万念俱灰的失落中,重拾信心而继续前进;信仰是一种道德底线,使人在眼花缭乱的物欲中,守住纯真、质朴而岿然不动;信仰更是一种追求,使人在百般苦千般难中,至死不渝地追求梦想的绽放。共产党员需要有共产主义信仰,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一次又一次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这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精神上宝贵的财富。“树高千尺总有跟,江河万里总有源”。今天再看马克思列宁主义,依然是我们宝贵的源泉,历久弥新。我们不仅要读,更要精读,反复地读。并不断去践行和探索。习近平总书记说:“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的学、仔仔细细的读,下一番真功夫”。毛泽东同志曾在延安对一位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马列主义的书要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都有新启发。”马列主义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它应该是每一位共产党员一生不变的信仰。这样的信仰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使千万党员同志变的有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宽广绵长。

  信仰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它可以让一个人,六十七载如一日,像一名战士,冲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第一线;它可以让一个人,退休之后,培养出博士49名,出版著作、教材4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它可以让一个人,耄耋之年,满怀使命担当开始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人就是红色理论家,大爱筑梦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郑德荣。在郑德荣从事教学工作65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上,他动情地说道:“我人生最大的快慰有两件事:一件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另一件,是学生的成长成才,青出于蓝胜于蓝。”几十年从教生涯,他始终传承“红色基因”,以大爱情怀教书育人。几十年眼不离书,手不离笔,心不离教。郑德荣的书柜里,满满的都是党史书籍,和马列主义著作。同90岁的宋书生一样,他们用尽了毕生心血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理论思想,他们把青春热血撒在了红色信仰的路上。他们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是民族的脊梁。他们一辈子宣传和传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今天依旧是党的指导思想,千千万万的党员群众仍在不断学习和践行就是对他们一生心血的肯定和褒奖。

  “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真理的味道甜不甜,品尝了才能知道。以宋书生、郑德荣同志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一辈子传播和践行马列主义思想,一生见证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毕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他们用一生告诉我们,真理的味道是甜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们依旧把忠诚书写在信仰的旗帜上。他们给后辈树立的那座榜样的丰碑,一直指引我们不断向上,向前,向真理。(作者:江贤达)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