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威”自何来

访问次数: 4550                        发布时间:2010-01-25

[字体: ]

《人民日报》“金台随感”栏目发表一篇文章《为政者“威”自何来》,我一口气读完全文,拍案叫好,文章论古说今,分析透彻,很有针对性,但是读后闭目遐思,感到文章好是好,总觉得余言未尽,还有一些话需要说一说。

  为政者的威信、威望、威严、威仪,是来自为公,来自清廉,这自然是正确的,为政者心里也是清楚的。但为什么有的人就是做不到呢?这其中确实有一些人人品很差,为政就是为权,为权就是为利,耀武扬威,颐指气使,贪赃枉法,这类人当然是人们所不齿的。但是还有一些人本质并不坏,也想做个清官,也想为人民做些好事,但往往限于某些条件的限制,外部环境不好,不利于清廉正直的官员走俏、吃香,少数地方甚至出现好人受气,坏人神气的不良环境,致使有的人想做清官也不能做,做不到。在这类人中也可一分为二,一部分人尚可洁身自好,明哲保身,得过且过,做不了好事,也不做坏事,随大流也;另一部分人则走向反面,做不到清廉为公,便开始贪腐起来,什么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等等,都抛到脑后去了。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这一哲学观点,我想在为政这个问题上,也是适用的。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就会形成一个廉洁、勤政的干部吃香、走俏,廉洁的干部有希望、有奔头的社会氛围和导向,这样就会引导社会风尚,大家就会向廉洁公正、苦干实干的干部看齐,就会有更多的为政者愿做清官,能做清官,政府和官员的威望才会高。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有才有德,在魏、蜀、吴三国鼎立之中,协助刘皇叔南征北战,屡见奇功,威信、威望极高,成为历史上神化了的人物,这也是因为刘备识才、重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三顾茅庐,全力支持他的原因。狄仁杰是清官廉吏,威望也倾朝野,他办了很多冤案、奇案,惩办了一些权贵大官,这当然有他自身廉洁有为的一面,但与武则天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当时大周朝中也不是铁板一块,反狄派大有人在,武皇帝并不被他人所左右,全力支持狄仁杰,才使得狄阁老春风得意,事业有成。包拯能成为一代廉吏的榜样,民间流传甚广,也是宋仁宗等不算糊涂有关。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不论清廉也好,贪腐也罢,除了自身原因以外,外界的条件也很重要。好的外界条件,好的氛围和导向的形成,就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能让清廉有为的干部脱颖而出。反之,就会扭曲是非观、荣辱观、价值观,就会助长一些人去走门子,找靠山,走庸官、贪官的道路,又会极大地挫伤大批有作为,有能力,忠诚实干,清正廉洁的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心灰意冷,伤心、寒心。

  因此说,为政者要真正有威,除了自身的条件以外,有没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这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努力造就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让老实人不吃亏,让清正廉洁,有为肯干的人得到重用,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永葆青春。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