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国“人才强国”再提速

访问次数: 2513                        发布时间:2010-05-27

[字体: ]

时隔7 中央再次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胡锦涛:2020年造就大规模人才队伍 成为人才强国

    胡锦涛强调,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温家宝:解决好人才在住房等方面实际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要更加关心和爱护人才,关心和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各方声音:让人才辈出,人尽其才

    人民日报: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只有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才能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党的组织,把各类人才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党的周围,才能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供坚实支撑。

    光明日报: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

    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中国青年报:顺境,让海归科学家灵感迸发

    在国内,除了可以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外,海归们还发现,在科研项目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自己的综合素养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经济参考报:我国人才工作离世界水平尚远

    对于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存在的不足,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总结为:高端人才、应用型人才比较缺乏,高校人才、海归人才利用不足。

     长江日报:人才是强国之根本

    国家现代化、民族复兴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则要靠人的贡献,我们要把人作为强国的目的,就必须将人才视为强国的根本,将人才资源视为第一资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努力做好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改变人才发现、评价的陈旧思想观念,创新人才使用、激励的体制机制,让人人都能成才,人人得到发展,人人可做贡献,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复旦大学校长:学科壁垒培养不出未来人才

    我们现在要做的重要准备,就是培养一批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称的人才。首先,他要有精细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这一代,最好的科普著作都不是中国科学家写的。不是科学家的水平不够,而是写作水平不够、哲学素养不够,这是教育的问题。第二,对自然和人文必须有批判性的理解,不要盲目崇拜既定的科学原理。第三,要有全球视野。第四,必须了解和关注道德和伦理的问题。第五,对本专业必须有深入的理解,否则你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

 

网友建言:“人才强国”重在打破潜规则 

    网友“西部放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人才强国”思想,可谓顺应了我国高速发展的要求,也是切中了当前存在的选人用人弊端。“要不拘一格、广纳群贤,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句句切中要害,为选人用人政策方针明确了导向,也是破除长期以来选人用人上弊端的良策。

   

    但是本人认为,在实际工作中难度不小,因为当前的选人用人制度,领导的话语权太重,干涉太多,也就是所谓的潜规则还是无处不在。因此,只有打破这种现状,真正实现通过制度选人,阳光选人,才能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为国效劳。另外,还须为人才创造良好环境,让人才有用武之地,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比如现在大量人才涌入行政部门,从事服务性工作,“学而优则仕”现象比较严重。个人认为,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人才浪费。

 

    网友“yang200000”:太好了!胡锦涛主席要求破除论资排辈等用人观念,让我们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网友“罗瑞明”:要培养人才,充分的利用人才,一要要善于发现人才,尊重人才,充分的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创新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改善人才服务,在制定工作规划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二是要把目光放远一点,唯才是尊,要象三国刘备那样“三顾茅庐”,向外挖掘,向往引进,把优秀的人才为我所用。

 

网友“小红豆儿”: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就是要善于发现人才,充分利用人才,珍惜人才,海纳百川,广揽贤才,从各方面关心、爱护他们,为各类优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网友“bingzhao”: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改革。

 

    网友“牛大妈”:重视人才很必要。一人多能,才能实现200%的就业率,社会劳动财富才会极大丰富。社会才能持续进步。

 

    网友“喜欢上网的我”:国以才兴,政以才治。中央9常委全部出席此次会议,说明了国家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希望国家对边远贫困边远山区的人才工作加以关注,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因待遇较低,边远山区人才流失严重。国家是不是可以建立关于边远山区人才引进和发展的规划,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以确保贫困边远山区能留得住人才。

人才工作回顾: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人才工作蓬勃发展纪实

2003年12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这一天,载入共和国人才工作史册。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深刻阐述了科学人才观的内涵,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走人才强国之路”,“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这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综述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途径,摆在突出位置,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多种方式,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组部:“千人计划”实施3批已引进高端人才662

记者24日从中组部获悉:200812月中央下发《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以来,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抓住引才机遇,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实施“千人计划”,已分3批引进662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目前,第四批“千人计划”申报评审正在进行。

中国加大海外人才投资谋求发展制高点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应对后危机时代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举措,中国急需位于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2008年底,中央果断部署并启动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千人计划”。近两年来,各地也纷纷出台措施引进海外人才。中国正在加速打造人才竞争力高地。

人才强国战略稳步推进

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后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2003年以来,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稳步推进。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