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百姓心田——安徽乡镇机构改革纪实

访问次数: 2777                        发布时间:2010-06-24

[字体: ]

2000年开始,农村人口比例占78.5%的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拉开乡镇机构改革的大幕。

  10年来,从精简机构到提升服务,从催款要粮到围绕三农谋发展,借助机构改革的大舞台,安徽乡镇发展的大戏格外精彩。

  从臃肿瘦身

  10年前,借国家税费改革试点的契机,安徽开始大力精简乡镇机构。

  安徽省编办主任罗昌平感慨地说:安徽的乡镇机构改革经历了3个阶段,2000年至2004年起步,2005年至2007年,结合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2008年至今,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我们仍在不断深入乡镇机构改革。可谓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都不容易。

  改革前,乡镇机构有多?安徽省编办一位负责同志笑言:原来的乡镇都有党政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就有二三十号人,瘦身后的党政办,只有两三个人,前后对比,就能看出变化。

  2000年至2004年,安徽省配套推进乡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从制度上解决收费养人的问题。

  通过一个清理清退(清理清退乡镇不在编人员)、两个限额控制(党政机构限设13个,行政编制精简10%;事业单位限设67个,核定编制2530名)、四个配套改革措施(建立乡镇机构编制人员信息平台、上收乡镇机构编制审批权、推进竞争择优的用人制度、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等多项举措,安徽省共清理清退乡镇自聘人员11.3万人,精简乡镇党政机构9800个,精简行政编制6500名,精简乡镇事业单位1.2万个,精简事业编制43400名,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近5万人。

  干部动嘴跑腿、群众跑腿动嘴

  2005年初,安徽省出台《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意见》,以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项改革为主轴、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机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为核心内容,首先在18个县、市进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

  随着税费改革的深入,我们一直在探讨,乡镇机构能做什么?罗昌平介绍,一方面,我们给了乡镇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比如改变过去一些事业单位下驻站所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采取以块为主的管理方式,让乡镇也能拥有管理权。同时,我们切实转变乡镇职能,强化基层的服务意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全程代理。

  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前芮村村民孟召杰回忆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远在江苏苏州打工的儿子打来电话,急需父亲办理一张劳动就业服务卡寄过去。孟召杰把身份证、婚育证明等相关证件送到村委会。仅过了两天,他就从村支书手中领到了就业服务卡。

  谯城区将农民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列成211项,分门别类之后,由基层政府及村级组织为群众无偿代理、全程服务。以前除了抓计划生育,就不知道要干些什么了。现在为群众办事,感到很踏实,群众见我们的笑容也多了。魏岗镇干部姚立新说。

  过去的干部动嘴、群众跑腿,如今变成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目前,全省1262个乡镇均建立了为民服务中心或代理室,100%的村设立了为民服务代理点,构建了上下贯通的三级联动代理服务网络。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200多个事项全部纳入全程代理范围,2009年全年为农民办理事项320万件。

  从催款要粮到围绕三农谋发展

  牌子减了,帽子少了,而只是方式,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农民需求的变化,来解决乡镇机构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目标则是围绕三农谋发展。

  10年的改革,让过去疲于应付催款要粮的基层干部,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示范推广科学技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上面。

  休宁县开展全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逐步实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两年来,共投入2526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青阳县大力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打造集群镇特色镇。一批经济强镇(乡)涌现出来,全县11个乡镇有6个财政收入超过1000万元,其中超过3000万元的乡镇达到4个;按照依法下放、应放尽放的原则,广德县将县直相关部门的部分权限下放给乡镇……

  滁州市来安县规定,农技人员在作物生长期必须每两天下村一次了解农情,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指导农民防治。舜山镇林桥村苗木专业户杨和平说:以前技术人员下村少,见个面都难,更别说技术指导服务了。现在不同了,技术人员包户服务,责任到人,镇农技干部三天两头往我这跑,给我讲种植知识和技术。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10年来,安徽省农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732亿元增长到现在的14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35元增长到4504元。

  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村的发展更加和谐,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10年间,安徽省乡镇机构的,已深深地扎入基层,扎入老百姓的心田。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 》( 2010年06月24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