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完善中央调研决策制度,使之趋于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成为历任领导集体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层高度重视调查研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畏酷暑严寒,不间断赴各地作实证调查研究,走上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进入寻常百姓家,听真话、察实情、解民意,问计于民、求智于民,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为决策提供充足而科学的依据。这一时期,中央高层的调查研究呈现出三大特征:有计划、高密度、科学化,标志着中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治国决策机制在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方面的阶段性进步。中央高层率先垂范调查研究,为全党、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很不容易。可以说,与以往相比,我们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影响决策的因素增多,决策时效性增强,决策风险性增大,正确决策的难度增大。科学决策,归根到底只能来自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而调查研究是形成科学认识的前提、科学决策的基础。这就说明,搞好调查研究更为重要、迫切,要求更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深对新形势下加强调查研究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亲自下基层了解情况,亲自下功夫对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真正做到:没有开展调查研究不实行决策,没有做好调查研究不轻易决策,真正通过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更好地推动科学决策的形成和实施。
在面对下半年经济增速有可能放缓的风险下,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又迎来一个关键的时间窗口。为了更好地把脉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向,中央高层近一段时间密集到各地调研经济形势。>>>详细
2010年上半年:中央高层国内考察调研阐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今年以来,中央高层密集到国内省区市考察调研,其间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许多论述。>>>详细
历年中央高层调研辑要:
2003年:中央高层调研为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的形成,提出重要指导原则和作出重要贡献
北京、广东、四川、天津、湖南、江西……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一次次深入企业、乡村,来到集镇、城市。一次次的调研,一次次的座谈,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引起他的深思。在调研中,胡锦涛深刻地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思想,成为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起草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也分赴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对《决定》的形成作出重要贡献。
2004年11月至2005年9月:中央高层开展历时一年的“十一五”规划调研
2004年11月份以后,中央高层纷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乡村、下矿井,深入调查研究,展开了密集式、整体式和长时段的实地调研,调研脚步遍布全国30个省市地区。如此规模庞大,有计划、有分工的“集体调研”行动,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为给制定“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005年中央领导国内考察时除对当前工作提出要求外,更多的是着眼于即将到来的“十一五”,谋划“十一五”成为2005年中央领导国内考察活动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一中心主题,2005年中央领导在国内考察中着重从6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2006年:中央高层考察调研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央领导强调,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007年中央高层领导频繁深入各地调查研究,关注民生,为百姓排忧解难,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008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中央领导分赴各自的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调研
2008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别前往各自的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胡锦涛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吴邦国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温家宝到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贾庆林到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李长春到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习近平到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李克强到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贺国强到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周永康到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常委们在各自的联系点,深入基层,同党员、干部、群众广泛交谈,实地听取联系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情况和分析检查阶段的打算,实地考察联系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各项工作的情况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情况。
2009年6、7月:中央高层就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关键时期展开新一轮思想和行动的“总动员”
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阶段,中央适时作出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关键时期的科学判断。
2009年10月至12月初,中央高层密集调研为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脉
2009年10月份以后,中央高层密集到国内省区市考察调研,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脉。胡锦涛在考察调研中强调,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硬仗。
中央高层国内考察调研详览: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李长春 习近平 李克强 贺国强 周永康
不断完善中央决策制度,使之趋于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是历任领导集体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层展开了密集式、整体式和不间断的实地调研,调查研究呈现出三大特征:有计划、高密度、科学化,标志着中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治国决策机制在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方面的阶段性进步。中央高层调查研究常态化制度化,必将为进一步完善中央决策制度长期起作用。
多角度透视
扩展观察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0天,市、县级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领导干部要每年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
胡锦涛论调查研究:做好调查研究,发扬民主,形成有利于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