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春为何提出打造文化精品力作的“五个坚持”论

访问次数: 2276                        发布时间:2010-09-01

[字体: ]

 

827,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重庆主持召开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调研座谈会。新华社发(万难摄)

    李长春提出“五个坚持”打造文化精品力作

    李长春指出,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是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推出更多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培育更多德艺双馨、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大师,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李长春:增加精品力作创作,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李长春:创作拍摄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   

    一、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光明日报: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航向。

    李长春强调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苏荣: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什么是“双百”、“二为”方针?

    “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二为”是指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工农兵、知识分子、干部和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人们服务。

    李长春: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

    李长春:积极推进改革创新 在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中焕发生机活力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

    李长春:坚持“三贴近”要着重解决五个问题

“三贴近”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做如下概括:

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大局服务。要树立实践的观点,把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推进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

    李长春:坚持“三贴近”原则,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人民日报践行三贴近 传播者与受众“零距离”接触

    领悟“三贴近”的真谛——新华社记者春节基层行综述 

 四、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

李长春:积极推进改革创新 在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中焕发生机活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5日在中央歌剧院调研时强调,要积极推动国家重点扶持的艺术院团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实践中,进一步增强生机活力,多出精品力作、多出优秀人才,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更大贡献。

李长春出席观看首届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闭幕演出

李长春:做德艺双馨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家

五、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

中央高层发声抵制“三俗” 全民如何参与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三俗”之风。“三俗”是物欲社会的影射,除去滋生这种文化的社会土壤,需要全民参与。

"反三俗"成社会强音

一段时间以来,“反三俗”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所谓反三俗,就是抵制“庸俗、低俗和媚俗”的文化现象。公众对这一现象表达出来的不满已经成为时下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相当热烈的话题。

 

    如何打造增强文化创造力传播力影响力的科技引擎

    “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切实增强我国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和影响力。”823,李长春在参观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时强调,要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回顾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上个世纪以来,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大推动了文化样式的创新,精彩纷呈的广播影视节目、丰富多样的电子文化产品,无一不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文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将会飞得更高、传播得更远。

    透视文化体制改革新动向

    8月19,中宣部会同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在中央外宣办新闻发布厅联合举办文化体制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会议传递出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中新的亮点,并勾画了未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蓝图——

    文化部部长蔡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胡锦涛总书记723的重要讲话,是迄今为止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最完整、最权威、最系统的论述,文化系统要重点学习、深刻领会讲话中的以下重要论断。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