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访问次数: 1844                        发布时间:2010-09-06

[字体: ]

 

96,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

新华网深圳9月6日电(记者 王传真 秦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6日上午在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胡锦涛希望经济特区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胡锦涛强调,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胡锦涛在讲话中对经济特区提出5点要求: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探索新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继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

不变的时代呼声:坚定不移改革开放

    核心提示: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30年的成功探索与实践向世人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如今,站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历史变革关口,唯有大扬改革开放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才能进入更稳定、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新阶段。

    两个30周年 总书记总理同声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2008年12月18,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2010821,温家宝总理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前夕来到深圳考察时强调,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论改革开放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时代精神

是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新时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中华民族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性征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对世界开放转变。】

    中央三代领导与深圳特区改革开放

    1984年1月24,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此时,深圳经济特区刚刚成立4个年头,特区的建设热火朝天,但国内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围绕特区的非议同样云谲波诡。

   改革开放:从关键抉择到必由之路

    作为当代世界最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32年。32年与5000年的中国历史相比虽是短暂的,但其影响却重大而深远,它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前途未来。

   改革开放开辟中华民族全面持续发展繁荣新时期

   短短32年,中国实现了一个从颓败到中兴的划时代飞跃,迅速踏上现代化道路: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经济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全国人民总体上过上了小康生活,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中国现代化航船的破浪前行离不开改革开放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0年来,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率先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勇敢开启对外开放的“窗口”,率先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到大胆“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源,改革开放一次次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经济特区30年的历史性巨变,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现代化航船的破浪前行,仍然离不开改革开放。

   特区,承载中国的梦想

30年前,世纪伟人邓小平在南中国深圳河畔“画了一个圈”,并在停泊在蛇口海湾的明华号游乐轮上,挥毫写下“海上世界”四个大字;30年后,明华轮还在原地,但海水变成了陆地,四周已然是高楼林立的城市。沧海巨变。在30年的岁月里,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承载着中国民众的集体梦想,引领中国迈入工业化时代。

    中国人民稳步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放眼世界,瞩目东方,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无论是面临各类挑战,还是遭遇种种灾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推动发展,始终是中国不变的主题。

   先进生产力是牵引人类社会前进的强大引擎

    市场经济是西方国家的发明。计划经济是前苏联的发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在全球化环境中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绝无仅有的壮举。改革开放初期,四个经济特区很快在广东和福建建立起来,使命就是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圳网络风云 凝聚变革力量

    在激辩中汇集民意,在交锋中凝结民智,在协商中动员民力,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无数个“第一”的深圳,来自民间的舆论力量通过互联网不断迸发激荡,绵延不绝,成为深圳改革发展的强大内生力量。   

   经济特区综述:深圳30年铸就辉煌

    或许,没有多少人能够预料,一个边陲小镇能用30年的时间,成长为经济规模和经济质量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比较发达的城市。然而,深圳做到了。    

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

   【改革开放本质上是围绕人的因素展开的:衡量改革发展成效的标准,主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途径、结果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价值观下,人民群众就能被广泛地动员和组织起来,为中国发展开启了排山倒海般的创造伟力。】

    “改革开放的天,是人民的天”

   改革开放32年,不仅是国家生命力迸发的32年,更是个人生存空间得以扩展、个体权利观念得以舒张、个人改造社会能力崛起的32年,因而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从社会变迁中真实地触摸到了民族的幸福,也真实地触摸到了自己的幸福。

   改革开放:国家与公民一同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所走的路,公民和国家是以“双赢”的方式在前进的,我们的国家与公民在一同成长。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1978年时,要不要改革开放,关系到占世界1/5人口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还是贫困没落之大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什么在32年毅然决然地选择改革开放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事业,将其坚持了三十年之久,并且还要继续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中国建立了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家机制

    1995年起,中国政府把男女平等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并颁布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有关妇女发展的政府规划。中国的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和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少数民族群众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整套全面保护少数民族人权的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人权。中国的少数民族人权事业取得了不断发展。

   发展新理念:以人为本带来民生新蓝图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一系列重大发展理论突破带来改革开放的新趋势、新成果。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着“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民生新蓝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速破解一系列民生难题。

不变的时代呼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只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停滞和倒退不仅会葬送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宝贵的发展机遇,窒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而且违背人民的意志,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在这个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上,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胡锦涛: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

    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正在并将进一步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充分显现出来。

   温家宝:只有坚持改革开放 国家才有光明前途

    温家宝强调,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变化,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必须永远牢记,只有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

   不变的时代呼声: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未有穷期,中国还在路上。

   写在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让春天的故事更加精彩

    如果说改革开放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最壮丽的史诗,那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成功就是其中最生动的篇章。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再闯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

    30年是一个历史单元,也是一个历史起点。对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对经济特区来说,先行先试仍然是必须肩负的使命。以“敢为天下先”的胆魄,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经济特区必定能加快实现新转型、新发展、新跨越,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引领潮流,再创辉煌。

   从特区到新区——中国在挑战中谋局改革战略“纵深挺进”

    在中国的广阔腹地,变革激发出的生机,30年来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共同的改革主题、各具特色的改革探索——从“经济特区”到“改革新区”的经验积累中,中国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制度领域内,将“区域带动”改革战略推向纵深。 

   中国各界要求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呼声高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各界出现了要求摒除“杂音”、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称这是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和令中国奇迹延续的必然选择。

   《瞭望》文章:续写“深圳传奇”

    在深圳特区30周年之际,海内外关切深圳的焦点议题是肩负着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风采重任的深圳,敢不敢、愿不愿、能不能在未来30年,也即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期,继续担起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

    科学发展观是党针对我国发展实际,总结我国和世界发展经验,在发展理念和思路上的重大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必须集中破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方法,切实推进改革开放,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之路。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