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编办罗昌平主任参加全国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座谈会并作经验交流发言

访问次数: 3154                        发布时间:2010-09-25

[字体: ]

 

 大会现场

 省编办罗昌平主任参加会议

 省编办罗昌平主任参加会议

省编办罗昌平主任参加会议

省编办罗昌平主任作交流发言

 

全国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省编办罗昌平主任参加会议并作经验交流发言

 

为了交流各级编办在新形势下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机构编制工作水平的经验和做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做好加强自身建设的各项工作,2010920,全国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央编办主任王东明,副主任黄文平、吴知论、王峰,各司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编办,副省级市编办及有关市县编办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根据中央编办的安排,就安徽省编办一年来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省编办罗昌平主任作了题为《以事业凝聚众志,以制度促进规范,以创新推动管理,在有为中赢得有位》的大会交流发言。

 

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

座谈会议交流材料之三

 

以事业凝聚众志  以制度促进规范

以创新推动管理  在有为中赢得有位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在中央编办的正确领导和关心爱护下,安徽省编办单独设置一年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抓住有利时机,理体制、打基础、强自身、谋发展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事业凝聚众志,大力提振精神状态。

省编办单独设置后,一方面需要迅速组织实施政府机构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新编办的人、财、物等各项自身管理工作都是从零开始,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用什么样的思路,充分调动编办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繁重的改革管理任务与自身建设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经过多次酝酿、深入研究,及时提出“内强自身起好步、外树形象谋发展”,以崇高的事业光荣感凝聚众志,以高度的事业责任感激发众志,一手抓政府机构改革,一手抓自身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获得了各方的好评。省长、省编委主任王三运等六位省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随着改革管理各项工作和自身建设的逐步推进,年初,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编办和省委、省政府、省编委的要求,提出了全年工作安排,并在系统内开展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的活动。各市、县编办纷纷响应,积极参与,目前,广大干部职工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执着追求的工作激情、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精神振奋,面貌焕然一新。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树立一个标杆,用标杆凝聚人心,用标杆让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方向迈进,对单独设置后的我省各级编办顺利开好局、起好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以实施“三定”为重点,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省编办“三定”规定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后,我们迅速组织了学习领会。大家一直认为,“三定”规定从职能、机构和人员编制上进一步加强了机构编制工作,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编委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高度重视,省编办的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职责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三定”规定落实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央和省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否得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了贯彻落实好“三定”规定,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顺利组织了处级领导职务竞争上岗。通过严格认真的民主测评、笔试、面试和考察等工作,2名正处、3名副处级领导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许多市、县编办的同志反映,省编办“三定”规定的组织实施,有利于理顺机构编制系统管理体制,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为各市、县编办做好“三定”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下一步,我们还将选调一批学历层次高、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同志充实到队伍里来,为省编办未来事业的发展增添新鲜血液。

三、以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增强服务本领。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上的提升,就谈不上行动上的自觉。针对各级编办管理体制的新变化、人员的新变动,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我们在全系统大力开展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活动,省、市、县三级编办积极创新学习方式,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业务素质、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结合学习贯彻省编委领导的批示表扬,全系统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省编办处长带头撰写学习体会,在内部刊物和网站上发表交流;每位同志都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谈体会提高认识,谈不足查找差距,谈思路明确措施。

在学习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工作任务,相应地安排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直接参与重点课题的调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撰写调研报告。一年来,先后申报承担了中央编办和省里3个重点课题。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期间,深入到试点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察看,与一线职工、群众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交流,直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教育培训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办法,让市、县编办主任和部分业务骨干都能接受一次轮训。 5月份已经举办了全省机构编制系统业务培训班, 10月份还将开展第二期培训。对省编办机关坚持业余学习的同志,我们给予一定的学费补助,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在职学习。我们认为,只有坚持勤于学习、善于研究,与时俱进、不断思考、拓展视野,才能跳出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局限,站在党委、政府的高度去思考谋划、分析解决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效完成各项改革和管理任务

四、以制度管人管事,在不断规范中发展。

省编办单独设立之初,我们就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即今后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在制度的约束下进行。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制定了《省编办工作规则》、《责任追究制度》、《督查督办工作制度》等26项规章制度,使每位同志不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能受到制度的约束,都要接受制度的监督。

日常工作中,省编办大力倡导科学的精神、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今年,我们向全体干部职工推荐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目的就是要让每位同志都能理解其中的这个道理,无论从事哪项工作,接受哪项任务,都能付出真诚、爱岗敬业,坚守执着、持之以恒,都能坚持高标杆、严要求,求真、求细、求深地负责到底,干出成就。

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坚持“编办的事大家办”,主动听取大家意见,敞开言路,不搞个人说了算。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主动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增进了社会的理解,赢得了社会的认可。目前,省编办形成了自觉维护大局,维护团结,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推进机构编制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受到同志们的好评。

五、以创新推动管理,在有为中赢得有位。

以强化督查手段为突破口,2009年起,将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纳入省政府目标考核,对管好管住机构编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各地各部门极大反响。在已经出台《安徽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又以省政府第224号令的形式颁布了《安徽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规定》,推动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开展机构编制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加强行政执法管理;建立机构编制监督员制度,畅通意见和建议渠道。合肥市编办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开门搞三定”,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这些创新举措都大大增强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国务院批准后,省委、省政府及时进行了部署,我们主动调整工作思路,超前研究,就相关职能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调整、责权关系理顺等问题,提出的体制机制保障服务意见,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中,省编办积极作为,制定的《安徽省乡镇卫生院改革试点机构编制标准》,在全国会议上受到大家的好评。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机构编制部门在这项改革中的话语权不断提高,彰显龙头作用10年来我们紧扣农村、农民、农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先后以精简机构和冗员为重点,确保农村税费改革顺利推进;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为重点,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以增强乡镇政府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探索加快农村发展新模式,不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得到中央编办的充分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先后介绍了我省的做法。

在推进改革、加强管理的伟大实践中,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准确把握机构编制事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和工作重点,探索出符合各地实际的新路子、新办法,机构编制工作才能体现时代性、具有前瞻性、富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