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故宫:590岁的中国读本

访问次数: 1413                        发布时间:2010-10-11

[字体: ]

阅读提示

10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85周年。

8年前的这一天,正是郑欣淼开始“执掌”故宫博物院的日子。从此,他积极倡导“故宫学”,并于去年积极促成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的“破冰之旅”。今年,两岸故宫博物院又组织了“温故而知新”、重走文物南迁路的活动。

1013日,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讲坛》,围绕故宫的历史文化内涵、抗战文物南迁、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交流等问题,给现场听众以及广大网民做了一场精彩演讲,并回答提问。以下为演讲摘编。

今年是故宫建成590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85周年。

故宫是今人对它的称呼,明清两代时叫紫禁城。我们谈故宫时,往往包含三重含义:作为体现“非壮丽无以重威”、皇权至上,代表中国古代官式建筑最高水平的建筑群;作为中国历代皇家文物、特别是清宫文物收藏的重地;作为见证中国封建权力中心变迁,以及宫廷文化延续的历史缩影。

因为身处封建社会末期,它是中国封建制最后的、最完备、最特殊的表现,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见证与载体。

故宫博物院建院历史不长,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把末代皇帝赶出皇宫后的事,但却反映出了当时中国人对历史和文物认识的高度。它的命运也随着中国现代历史进程而起伏。

文物南迁

培育了故宫精神

关于故宫,大家都比较关心文物。当我们津津乐道故宫现有150万件(套)藏品时,却不得不提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正因为这次文物大迁移,才使得大量文物避免了战火的破坏,也直接导致了“一宫两院”的隔海相望。

文物南迁,从“九一八”事变后就开始筹备,1932年装箱,决定运往上海租界存放。当走到南京时,有人反对,觉得去租界存放文物,很没面子。两方意见僵持不下,最后,继续运到上海,同时在南京修保管库。1937年底,由上海运到南京存放的文物,又分三路先后西迁避敌。

第一批走南路,共80箱。从南京到汉口,改用火车运到长沙,在湖南大学图书馆存了5个月,后到贵阳、安顺,最后又疏散到四川。

第二批走中路,文物最多,9331箱。从南京到汉口,又从汉口到宜昌,再从宜昌到重庆。由于重庆轰炸得比较厉害,以后又疏散到四川乐山的安谷乡。

第三批走北路,7287箱。从南京用火车运到徐州,从徐州经陇海线又到宝鸡、汉中。在汉中待了一段时间,又运到成都,最后运到四川峨眉县。

抗战胜利以后,文物开始东归。东归之路很复杂,相对也是比较安全的:先集中到重庆,再分批运回南京。新中国成立后,文物分批北返,1950年时从南京运回第一批1500箱,到1953年又运了一大批。

抗战期间,故宫南迁文物13000多箱,再加上其他单位的文物,数量相当大。其实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不光是中国,欧洲不少国家也都进行了文物迁移,但都没有像中国、特别是以故宫为主的这样的文物大迁徙。

我做了一个比较。在时间上,我们动手早,持续长。美国、苏联是在1941年受到德军、日军攻击后才着手文物档案等的安全转移;在空间上,中国幅员辽阔,古物文物穿越南北,横跨东西,播迁不断;在保护任务上,我们数量众多,欧洲各国的文物转移难度不可与我们同日而语;在保护力量上,投入巨大,集中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现在,重走文物南迁路,有飞机、高速公路,也走得不容易,何况那时?

故宫文物南迁和保护是抗日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民抗战的生动体现。

这也直接培育和强化了故宫人视国宝为生命的典守精神。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一次伟大的民族洗礼。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促进了全民族空前的警醒和团结。故宫同仁在这一抗日洪流中,在保护国宝的实际工作中,在本院已有精神资源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故宫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部分。

两岸交流

体现同一个信念

文物南迁也形成了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的局面。

19489月下旬,全国战局发生根本变化,南京国民政府准备搬往台湾,故宫南迁文物也决定运台。

此次共分三批入台,第一批文物由海军部中鼎轮载运,共计320箱;第二批是招商局的海沪局的海沪轮载运;第三批由海军部昆仑号运输,由于舱位有限及军舰停留时间短等原因,已装箱的1700箱文物仅运走972箱。

许多人都爱问,两个博物院,到底谁的宝贝多?谁的宝贝价值更高?其实,二者各有千秋。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许多早期的书画。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唐代怀素的《自叙帖》、五代赵干的《江行初雪图》等。铜器有宗周钟、毛公鼎、散氏盘等重器,但数量不多,只有5600多件,我们有15000多件。图书方面,他们好书比较多,比如《四库全书》,还有不少宋元版的书籍等。

我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三次,印象很不错。他们坚持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理念,多年来在办好展览,为公众服务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果。比如,为方便游客,展览场所设有母婴室;他们的志愿者队伍已经培养了20多年了,我们才进行四五年;在开发文化产品上,他们也做得很好。

总体而言,两岸的故宫博物院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首先,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主要来自清宫旧藏,清宫文物占到92%,北京故宫博物院来自清宫的文物则达到85%。而且,许多文物都互有关联,如郎世宁《十骏图》,两个故宫博物院各藏5轴;仅存的一对西周早期有铭文的青铜乐器,一件阳文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阴文的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宋徽宗制作的大晟编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6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2枚等。甚至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些文物如唐代怀素的《自叙帖》等精美的原包装盒则留在北京,珠椟相分,令人感慨。

其次,两个博物院都拥有从1925年至1948年这一长达24年的共同院史。而这24年中,又有16年是文物南迁时期。其三,两个博物院的一批元老级人物,都曾是国宝搬迁中相濡以沫的同事和战友,曾有过深厚的情谊。在地覆天翻的历史转折关头,个人的作用总是微弱的,故宫同仁在去与留的抉择中,道路不同,信念却相同,那就是“和文物在一起”。

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交流,既是出于我们双方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谋求两岸同胞的共同福祉,同时对弘扬中华文明也有积极的意义。两岸故宫的合作交流本身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刚健、坚韧、包容、和合的意义。

目前,最大障碍是由于台湾所谓的“司法免扣押”规定,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暂不能来大陆。另外,名称载示也影响到两岸故宫博物院直接签署协议,以及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图片的利用等。但是,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会解决的,中华民族总是有智慧的。(记者吕绍刚整理)

郑欣淼首度回应“星巴克事件”:一杯咖啡打不倒中华文化

郑欣淼演讲结束后,针对大家关心的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等问题,郑欣淼院长条分屡析,娓娓道来,赢得阵阵掌声。

听众:听说,每年国家有一些专款用来回购流失文物。我想知道这个款项的使用情况如何?故宫已回购了哪些宝贝?海外文物追索,有没有新的想法?

郑欣淼:海外追索这一块,我没有参与,所以不大清楚。故宫博物院现有的文物征集经费,来自国家一年划拨的1000万元。当然国家很支持故宫,如果看准的好的文物,价格高一点,也会给予支持的。因为经费有限,所以,我们对文物回购有一定侧重,还是以清宫流失出去的一些重要文物为对象。而且,由于经费有限,也只能买一些一般性的东西,大量回购还做不到。

听众:每到节假日,故宫游客很多。有人将之比喻成“庙会”,虽热闹,但也受罪,这既影响了参观质量,对文物保护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是否考虑过通过限制参观人数等办法,来改善这一局面?

郑欣淼:故宫人流量大的现象,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游客多了,必然会影响服务质量,包括参观感受。但是,我不主张通过简单限制游客流量,或者提高门票价格来提高服务质量。我的想法是,首先在故宫内疏导人流,避免游客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出现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其次,可以通过实行电子门票,来实时监测游客数量。另外,还可以在机场、火车站等地设立售票点,方便游客提前买票。

听众:分离两岸的《富春山居图》,许多人都十分关心。该图“合璧”展出,是否有了时间表?

郑欣淼:在大家努力下,《富春山居图》基本定于明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同时还会举行黄公望作品展,但具体时间我还不太清楚。《富春山居图》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被印刷过,所以,目前有的图书馆,包括个人,可能还有复制品收藏。

听众:故宫是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前几年,“星巴克”出现在故宫,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请问您对这个事怎么看?

郑欣淼:关于这个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始终都没有正面回应。这也是我首次公开谈这一问题。我觉得,这件事首先说明了大家热爱故宫,认为故宫是中华文化、民族尊严、民族历史的象征,这点很让人感动。

同时,我个人认为,星巴克作为一个为公众服务的场所,也有存在的需要,有的时候不应“上纲上线”。比如在法国卢浮宫,里面的经营也是多种多样。假如卢浮宫里有人卖中国茶,法国人就宣称要把它剔除掉,我们会怎么看?

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民族也在复兴。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难道一小杯咖啡就可以打倒?这个事件过去了,我相信大家可以更理性地来看待。毕竟,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我们也要有一种文化的自信。

听众: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依托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您如何把握故宫在商业化开发方面的尺度?

郑欣淼:我们现在都提文化产业化,博物馆现在也提倡开发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但是我认为博物馆的产品开发不是指产业化,因为博物馆有它的底线。它不是企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我们可以赚钱,但要符合博物馆的规则以及形象。

当然,我们的思路也在改变,比如开发一些具有故宫特色的文化产品,相当于让买走这些产品的人,带走一座“紫禁城”。事后,大家一看到,就立刻想到故宫,就想到中华文化,想到中华文明。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1010日,故宫还成立了一个文物保护基金会,向社会募集一些资金。募集来后,我们当然不是要给自己发钱,改善福利,而是要做一些研究项目。总之,我们绝对不会以任何不当行为影响故宫的声誉,请大家放心!(记者杨宁整理)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