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经济发展迅速,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衣食住行更加舒适便捷
【衣】时尚个性展风采
常言道:“盛世华服”、“太平霓裳”,有人形容“服装是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
30岁出头的叶诚女士在芜湖市开了家服装店,谈起自己近5年来着装观念的变化,她笑了:“五六年前我特别喜欢品牌、档次。现在我可不这么想,无论从面料、款式、流行元素来看,穿出个性魅力,享受时装美的生活情趣才是着装重点。”她介绍,现在服装店进货一般同款只进一两件,越是彰显个性的越好卖。
“这条连衣裙配上这条异形珠项链的话,整体效果更出彩。 ”在合肥百大CBD三楼一柜台前,一女孩试穿毛裙,带上新颖别致的一串项链在镜前流连。衣服也就千把块钱,项链却要500多元,尽管感到有点贵,但女孩最终还是决定买下:“难得搭配起来这么与众不同,不舍得错过。”营业员
百大CBD女装部一位负责人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服饰的消费观念正在不断转变。从迎合潮流到彰显个性,消费者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越来越明白什么东西最适合自己。而从近三年的服饰消费来看,虽然国际潮流仍然在引领着时尚脉搏,但个性消费,却逐渐显现出足够的影响力。
环保的意识正在逐渐渗透到时尚中,近5年来服装面料、色彩和功能的发展,强烈体现了这一当代特色。
一位服装界资深人士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远红材料、罗麻布、牛奶丝、微生化复合材料等高科技纺织面料被应用到织物中,使服饰具有了保暖,抗菌,保健的功能。正红、亮黑、荧光色等等愉悦色彩纷纷出笼,又使服饰色彩更加丰富,变化多端,显现出明亮乐观的气息,蕴含着繁荣、健康的情调,彰显太平盛世、社会稳定、生活祥和的时代特点。
特别是运动休闲服装更加注重健康、环保理念。一家品牌的营业员向记者推荐一款以有机棉制造的环保牛仔裤时,强调每条裤子的洗水过程都是用极少量的化学物质及简单的冲洗方式,就连商标也以百分百再造纸及大豆制的油墨印制,彻头彻尾符合环保原则。
百大CBD一位具有20余年服装销售经验的管理人员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升,生活模式越加地渴望轻松,服饰的选择也偏向休闲、舒适,这也成为运动类服装市场倍受青睐的主要原因。在运动类服饰中,户外品牌服饰近几年悄然崛起,防水防风的特殊材料不仅仅是外出自驾的必需,也是城市人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冬季的冲锋衣,在防寒保暖的同时,也为城市服装线增添了一类代表着健康、休闲的特色大旗。
业内人士展望:“服装的消费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这种转变也在给服装业市场带来新的变化和影响。 ‘低碳’带来的社会效应也将会影响服装,未来的服装品牌不再比谁销售的最多,谁卖的最贵,而要看谁的材质、工艺对环境危害更小,谁的服装碳排放量更少,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王恺)
【食】吃出健康与文化
蔬菜要无污染的,粮食要当年的,鱼虾要鲜活的,肉禽要排酸的。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从以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十一五”以来,我省城乡居民更注重“吃得健康、绿色、安全”。饮食观念、饮食文化、饮食环境潜移默化的改变,鲜明描绘出老百姓食之变迁。
在这家商场,卖肉分部位,里脊、五花肉、前后臀尖、肘子……名目繁多。蔬菜区不仅有本地菜、外地菜、反季节菜,还有进口菜、新品菜,
安全是健康饮食的基础。合家福超市一位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现在更多人关注农产品“出身”,因为消费者懂得食品安全必须从生产源头控制做起。为了顺应人们这种对健康饮食安全的追求,合家福超市从源头严格控制蔬果农残、新鲜度及品种等,与肥东县金色大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岳西县云峰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等省内几十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把安全、新鲜、低价的农产品带给广大消费者。2009年从各个农产品基地直采各种农产品达1.8万吨,交易额达1.2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3.6%、43.5%。
“市民餐饮消费理念的的改变,也为餐饮市场带来深刻变化。”全国烹饪大赛冠军、安徽省烹饪协会副秘书长李晓磊告诉记者。
“2005年前后,餐饮业存在一窝蜂追求奢华、好看、排场现象,2009年开始,逐步向专业化、精品化的方向转型。”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和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变化,在外用餐占食品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节假日聚会、家庭喜宴等从家里搬到饭店。合家团圆的年夜饭预订一年比一年火爆,有些酒楼甚至提前半年就接到预订。 ”“具备‘文化、营养、健康’三要素的菜最受青睐。 ”眼下,消费者要求菜肴不断创新,具备更丰富内涵。很多当年最受欢迎的特色菜诸如麻辣鱼、酸菜鱼、烧蹄膀、烧公鸡被点中频率越来越少,哪怕顾客最喜爱的特色菜,现在也在盛器、上菜形式、文化上做足文章。一位带着孩子和父母点“公瑾鱼头”的消费者告诉记者:“鱼头含有的DHA和EPA,无论对小孩、老人都有益,还采用万佛湖有机鱼头和山泉水烹饪,菜名也起得有特色,吃得营养又享受。 ”
有了经济实力和文化素养,有了保健养生知识,饮食习惯由注重价格、数量,转入注重营养和质量;从单一、吃精、吃细向多元、粗粮细做、科学搭配上转变。绿色食品,科学饮食,合理膳食,吃出健康、吃出美丽成为饮食新时尚。(王恺)
【住】工薪族圆“安居梦”
“五年的变化真得很大。”合肥二十九中的教师武涛看着宽敞明亮的居室,回想自己这几年的“住房记忆”,感慨万千。武涛老家在肥东县,2003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合肥二十九中教书。 “刚到校时住的是集体宿舍。”所谓的集体宿舍,其实是三间不怎么起眼的平房。武涛和另外两名同事住在其中的一间,在
学校位于包河区,周围民房很多,空房子不难找,武涛很快租下了一个单间。“只是一间十七八平方米的空房子。 ”室内空空如也,床、家具等都要租客一一置备。民房多是三层,上上下下很多个小房间,一般是砖混结构,没有阳台,盖得紧凑拥挤。 “最多时一座民房能住上十多个租客。 ”由于民房一排排簇拥着排列,背阴的房间采光很不好。“我在一楼、二楼都住过,室内都很潮湿,几乎见不到太阳。”武涛说,一件湿衣服要好几天才能晾干,若遇上阴雨天,那可就更难办了。
两三年间,武涛数度搬迁,兜兜转转地从一间民房搬迁到另一间,过着都市里一位寻常租客的生活。 “我猛然发现工资没有房价涨得快。 ”2007年,武涛惊讶于房价的急剧攀升,决意买房,结束搬来搬去的租客生涯,“居有定所,才能安身立命”。最终,他在经济开发区以每平方米三千元左右的价格购置了一套商品房。经过装修,2009年10月,武涛和爱人终于喜气洋洋地乔迁新居,在都市里有了稳定的“家”。
回眸过去的五年,我省有越来越多的乔迁之喜降临到武涛这样的普通百姓身上。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介绍,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建设投资(房地产开发、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约9770亿元,是“十五”的3.52倍,年均投资增长35%。与“十五”末期相比,“十一五”期间,全省城乡居民居住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住房消费快速增长,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
“让都市‘夹心层’也能看到居有所安的曙光。”围绕实现“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我省以实施廉租住房保障为重点,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2007年,全省普遍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2.68多万户符合条件的城市住房困难低保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2008年,全省完成廉租住房保障9.1万户,全省城市和县城人均住房面积低于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加大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多的中等偏下收入“夹心层”、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将被纳入到住房保障体系中,从政策调控中受益,居住状况得到改善。(郑莉)
【行】轿车纷入百姓家
从走路上班到买自行车代步,到节衣缩食买电动车、摩托车,再到私家车……五年来,我省居民的出行历经了巨大的变迁。 “简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家住合肥市瑶海区的胡瑾深有感触。
胡瑾在庐阳区的徽达律师事务所工作,五年前还是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上下班。 “在路上大概要花上半个小时。 ”遇上风雪天气,这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变得十分辛苦。就这样,一辆自行车陪他上班下班,走过了许多个严冬酷暑日。直到2006年,收入涨了,为了出行更方便,他换了一辆电动车,省时省力了许多。但电动车不太安全,尤其是孩子坐在车上时,“要么得包裹得严严实实抵御寒冬,要么被夏日的太阳烤得汗水直冒”,这让他萌生了买辆私家车的念头。2008年,他终于花了二十多万元买了一辆
“汽车上牌量平均每天起码两百多,最近一段时间达到三百多,
轿车进入家庭,拓展了市民的生活半径,让出行变得更有效率,随心所欲的周末休闲旅行成了现实。 “以前几乎没什么出行计划,偶尔出行一次,还是单位组织的。 ”胡瑾说,买了私家车后,他出行次数明显增多,经常和朋友、家人驱车到省内周边地区游玩,省内出行平均一年有五六次。回淮南凤台老家探亲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了,“修了高速公路之后,从合肥回老家的车程缩短为一两个小时,相较以前坐长途汽车,如今自驾车的便捷不言而喻。 ”
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的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