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访问次数: 2007                        发布时间:2010-12-05

[字体: ]

2010年度,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实现宁国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优良的法制环境,宁国市着力推进依法行政重点工作。

一、完善推行依法行政工作机制

.    继续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活动,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和促进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整体推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和公务员依法行政培训工作制度。落实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切实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  政能力。完善依法行政工作考核体系,结合宣城市政府依法行政考核指标,进一步完善2010年度依法行政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注重对依法行政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和日常工作开展情况的考核,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二、落实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

进一步健全落实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和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决策者不专权、不越权、不越位。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定权限和发布程序,执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将规范性文件的立项申请、前置审查、公开发布、定期清理、解释和备案等制度落到实处,并实行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评估制度。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深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完善《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 促进“两集中、三到位”工作的全面落实;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重点项目审批服务的“前期介入、全程协调、事后反馈”,建立协调服务机制。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扩权强镇的若干意见》(皖发〔200915号)和宣城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通过直接放权、委托管理、机构延伸和简化环节等方式,推进对试点镇的“事权下放”。探索、推进试点镇的综合执法,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减少行政执法层次。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皖政201022号〕)文件精神,在统一行政执法标准、统一行政执法文书、统一规范操作流程、统一组织业务培训的前提下,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委托执法或派驻执法等方式将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向乡镇延伸。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规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及时、全面和准确。

四、加强法制监督,规范行政执法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人员档案,完善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认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每年要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两次以上,重点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情况进行检查。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加强对行政复议工作的领导;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审理方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工作在化解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稳定发面的作用;确保办案质量,提高行政复议决定书等法律文书质量,规范案卷管理。

五、加强依法行政宣传和理论调研工作

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宣传工作,建立依法行政宣传工作考核机制。各部门要制定年度依法行政宣传计划和方案,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营造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依法行政理论调研工作。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优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法制环境的调研,形成科学、求实、富有创新意识的对策。(宁国市编办   陈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