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七举措”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工作

访问次数: 2269                        发布时间:2010-12-11

[字体: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实施纲要》,加快政府法治化进程,宁国市推出“七举措”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市政府法制机构。宁国市较早设立市政府法制局、后更名为市政府法制办。今年市政府机构改革中又进一步设置了宁国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挂靠市政府法制办,与其合署办公,主要承办市政府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事项,指导、监督全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

二是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健全了重大决策工作程序和规则,完善了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确保决策者“不专权、不越权、不越位”;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清查制度,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互相抵触以及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文件,及时予以修订或废止。

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构建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完善了各部门专项应急预案,建立科学、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增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审批项目动态清理机制,规范行政审批主体、运行程序,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促进行政审批便民、公开和高效运作。

四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探索完善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向街道及中心集镇延伸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强制和行政征收、征用的案卷评查。建立重点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案卷指导检查制度。探索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有裁量幅度的行政处罚条款进行梳理,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实践中发生的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对行政处罚裁量权进行细化、量化。

五、加大行政复议和人民调解工作力度,探索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新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强化行政监督、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主渠道作用。

六是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行政行为的监督。加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制度的执行力度。认真履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规范性文件提出异议的审查处理职责。健全行政权力监督制约的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问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行为。

  七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通过举办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培训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管理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的能力。加强公务员通用法律知识及专门法律知识培训,重点加强物权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公务员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宁国市编办 王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