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区与西城区合并为新西城区,引起了朋友们对宣南文化如何继承和发展的思考。有道云,温故而知新,不妨对宣南文化的来龙去脉做一番研究。
由于八百年帝都的优越条件,北京地区得天独厚,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京华文化或京味文化,历史上由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板块相互交织而成,它虽然是地域文化,却又具有中华文化荟萃的代表性。宣南文化丰富多彩,通常所指宣武门迤南的外城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和民俗风情,既是京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地域文化。
古都北京的内城、外城,一墙之隔,各有千秋,差别甚大,好像一座城市有着两副面孔。究其原因,须从明朝、清朝的两项特殊政策说起。
拥兵镇守北疆的燕王朱棣,深知威胁明王朝的势力来自北方,他当皇帝之后,决定由南京迁都北京,亲自“坐镇北京,君临天下”,于永乐年间建成紫禁、皇、内、外四重城,城墙坚固,城门附有高大的城楼、箭楼和瓮城,以及三道护城河,突出了层层防御的城堡功能(原计划外城也是四面包围着内城的,后因财力不支,只建成了南面,所以也叫南城)。这种偏重防御的建都政策,不合理的建筑格局,给城市功能造成缺陷,市内交通和市民交往很不方便,从内城去南城,只有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这三个通道,夜晚还要关闭城门。后来才陆续开辟了东便门、西便门、和平门(其实没有城门,只是扒开的豁口)。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最后拆除城墙,填平了这条护城河(地面是前三门大街,下面是地铁)。
清朝初期,进关的满族军民不足60万人,而且大部分军队派往南方作战,留在北京的是朝廷文职官员、八旗眷属和少量禁卫军,势单力孤,摄政王多尔衮从安全出发,决定内城只住满族旗人,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原住民,不论行业,一律迁往外城。内城皇宫以外,前朝的王府、官邸、民宅,也分片划给了八旗军人。这项“满汉分置”政策的另一面,是60万人要统治偌大国家,兵力严重不足,因而进一步规定,满族男青年“五不准”:不准经商、务工、务农、从艺、从文,只准从军,而且世袭。世袭制度使得吃惯了皇粮的八旗子弟,逐渐蜕化为无知无能、游手好闲的少爷兵。内城的“三十六行”只剩下军、政两行,显得空空荡荡(这种状况直到乾隆年间才开始改变)。商人、文人、艺人、工匠,俗话说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搬到南城去了。南城的商业、服务业、文化产业逐渐繁荣起来,这也是宣南文化兴起的缘由。
明朝永乐年间用高大城墙圈围起来的南城,原本是荒芜的郊区,中轴线前门大街以东(崇文区)修建了范围很大的天坛,还有个龙潭湖,剩下的地方多是贫民区乃至棚户区——朱棣调集数十万民工修建北京城,历时十余年,许多民工就落户于此地,其中包括数万户移民来京的江南工匠。所以后来崇文区有建工之乡的称谓。前门大街以西(宣武区),原本是金朝的中都所在地,金海陵王派画师测绘北宋汴梁的宫殿,照样修建了繁华的皇宫,后来被元朝皇帝忽必烈下令彻底焚毁(一如项羽火烧阿房宫,毁秦宗庙,认为这样可以断绝前朝复辟之气数),另以积水潭为中心建设元大都。清朝的多尔衮很明智,率兵进入北京,没有焚毁紫禁城,而是加以保护,继续作为清王朝的皇宫来使用。他知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必须依靠汉族,团结其他少数民族,所以下令安葬自缢的明朝崇祯皇帝,又派兵保护明朝的十三陵,保护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所有的寺庙观堂和神职人员。他意想不到的是从内城迁到南城的居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南城文化,后来被称为宣南文化。
清朝“康乾盛世”的经济、文化、军功、版图、民族团结,都达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最佳境界。这也是宣南文化应运而生的大前提。具体而言,宣南文化的内容甚多,可谓丰富,也可以说庞杂,下面列举几项以探讨其文脉的走向。
寺庙文化。宣南既有唐朝皇帝敕建的悯忠寺(法源寺),辽南京的代表性建筑大清真寺、天宁寺塔,也有民间自建的各种寺庙,仅关帝庙就有上千座,是北京市寺庙最密集的地方,而且形成了各个教派和睦相处的好传统。如果说继承和发展,这种保护宗教和信仰自由,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传统,今天确实得到了发扬光大。纵观世界,新中国、新北京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工作是做得最好的。
图书文库。元大都已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清朝多尔衮的特殊政策,把北京内城的文化精英统统迁往南城,不啻为把文化中心搬到了南城。图书是跟着读书人走的,北京的书市本来在内城的灯市口,此时也迁到了南城。官居一品的大学士纪晓岚是汉人,所以只能住在南城虎坊桥的阅微草堂,他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所看到的,他手下只有七八位编辑,事实上是三千多位编辑人员,连续工作十多年,才编写完成了这部万卷全书。加之编纂《康熙字典》和《古今图书集成》等万卷类书,都是浩繁的文化工程,需用大量原始资料,吸引国内许多书商从各地携带图书到南城开店或摆摊销售,书市规模不断扩大。清朝沿用科举制度,三年一试,共会试114科,全国各地进京赶考的举人学子累计不下百万人次,他们住在南城,考前考后也要读书买书,成为南城书市的常客。考中进士的26000余人,许多留京做官,百位状元大多留京,家住宣南,使这里成为文人荟萃之地。到光绪年间琉璃厂文化街已有200多家书店,形成了国内最大的书市。辛亥革命前后,内城和海淀等郊区的现代学校兴起,读书人和书店集聚宣南的格局解体,文人和图书向更大范围普及,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郑振铎、张友渔等人主持收集保护古旧书籍工作,在琉璃厂文化街成立中国书店,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古旧图书文库。不少学者、教授、研究人员,为在这里找到绝版典籍而惊喜,誉之为“救命场”和“文化奇缘”。
会馆文化。北京历史上有400多处会馆,大部分建于清朝,而且坐落在宣南。会馆名义上是同乡会,大多由商业行会出资修建,类似各省或地方“驻京办事处”和“商会联络处”,全国各地进京赶考、经商、谋官、议事的人士常住会馆,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林则徐、龚自珍、鲁迅等封疆大吏和社会名流,也曾住在会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人物居住的会馆,成了“戊戌变法”的策源地。孙中山在湖广会馆召开了国民党成立大会。青年毛泽东也是在会馆组织召开千余人的“驱张大会”,声援湖南省驱逐军阀张敬尧的学生运动。全国各地精英人物与来京应试的举人学子,在会馆交流各种信息,使之成为“信息中心”,这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非常重要。交流信息,开阔视野,活跃思想,促进变革,形成了独特的宣南会馆文化。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通讯便捷,多媒体和电脑网络四通八达,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主要是交流信息、开阔视野、冲破思想禁锢的精神。至于会馆旧址,修复了几处,作为历史景观和文化产业保护利用就可以了,没必要也不可能全部修复。
梨园之乡。四大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演出后留下了,这很重要,他们必须接受同行业的激烈竞争,才能在高手如林的京都站住脚;另一方面,北京也为他们提供了开阔眼界、博采众家之长的机会。他们汲取了昆曲、汉剧、皮黄、弋阳腔的优美曲调,移植了姊妹艺术许多优秀剧目,在北京“高级戏迷”的百般挑剔、百年挑剔中不断提高,精益求精,终于从一个地方剧种发展为京剧、国剧。京剧科班和表演艺术家“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都住在宣南,别的戏曲团体和艺人大多也住在这里,共同构成了梨园之乡。要说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萧长华等主办的戏曲院校,在这里培养了上千名艺术人才,支援了全国戏曲事业。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国宝,是京味文化的奇葩。京剧发展的历史,体现了宣南文化的进取精神。
天桥游乐。天桥游艺场是民众乐园,是民俗文艺集萃之地,侯宝林、新凤霞等著名艺术家由此发轫。改革开放新时期,黄宗汉等同志设想恢复这个清末民初十分热闹的“穷人乐园”,先拍一部老天桥的电视剧作舆论宣传,还是没有唤回“两个铜板逛天桥”的群众热情。老天桥的“撂地”摔跤,拉洋片看西洋景,席棚说唱,尘土暴腾中的露天小吃,毕竟落后了。需要改善环境,需要与时俱进。看如今,高级剧院一张票卖2000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发展票价20元的大众游乐项目吧!(作者:赵大年 北京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信息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