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聘任制:苏州探索干部任用新路径

访问次数: 1680                        发布时间:2011-02-09

[字体: ]

选任、委任聘任,仅仅一字之差,却把干部任用改革推向纵深。
  2007年,聘任制作为一项新的干部任用制度在苏州试水。2009年,苏州突破试点层面,对新提拔的副处职领导干部,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全面推行聘任制,三年间74名副处职领导干部实行聘任制。聘任期结束考核不过关将不得聘任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式的干部任用制度,显示出苏州一往无前全面破冰的决心。2010年初,人民网十大地方新政评选,苏州新提拔副处级全聘任6578票拔得头筹。
  率先试水
  制度递进给力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是苏州创新干部任用制度的动力之源。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到,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苏州,经济建设成就世人瞩目。当经济活动已经具备规范化、秩序化,必然要求在干部任用和人才使用方面的制度跟进。
  让制度逐次递进给力经济社会发展,给了苏州在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成功试点之后,苏州逐步扩大适用范围,并先后出台了《苏州市党政机关领导职位聘任制工作暂行办法》、《苏州市聘任制领导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形成了聘任制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的完整链条,实现了聘任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2009年以来,苏州新提拔的副处职领导干部中实行聘任制的占80.5%
  相对于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既有利于加强干部任期管理,使用人自主权更加灵活;又有利于促进人才竞争,使人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苏州基层党建研究所田芝健教授如是说。

赛场选马
  多措并举让干部能上能下

  从公开选拔,到公推公选,再到签订聘任合同……人们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苏州干部任用新政:以前是伯乐相马,现在是赛场选马
  聘任制作为一种新的干部任用方式,又是如何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的?
  苏州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的改革新政给出了答案。
  选——把选人用人权交给干部群众。
  《苏州市县处级干部民主推荐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参加民主推荐的人数至少要达到规定范围参加人数的2/3;首轮民主推荐得票率不过50%的拟任人选,应当进行二次会议推荐;民主推荐得票不过半数的,不能作为考察对象。
  用——通过签订聘任合同的方式,明确权利、义务。
  本着权责对等原则,通过合同契约形式,在《聘任合同书》内合理确定双方权利义务。聘期内,受聘方按要求履行相关职责,享受同级委任制党政领导干部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在聘期内因故解除合同或期满不再续聘的,所任职务终止,不再保留相关待遇。
  退——考核不过关,解除合同。
  按照规定,年度考核中民主测评结果未达到要求,被认定为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的,解除聘任合同;聘期考核测评中同意续聘得票率、优称得票率、不称职得票率有一项不符合相应比例,被认定为不宜续聘的,不再续聘。同时规定,聘期内出现违法违纪、受到责任追究、不服从组织安排等十种情形之一的,无条件解除聘任合同。

格局之变
  催生领导干部新官念

  今年37岁的黄涧秋20089月报名参加公推公选,现任苏州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今年11月签约满3年,他将面临能否被续聘的问题。谈及此事,他坚信自己只要坚持把工作做好,符合岗位要求,一定会被续聘的。
  对新提拔副处职领导干部实行聘任制,进一步优化了干部任用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框框,不仅是对传统任命方式的一种创新,也催生出一种新的官念
  把群众关注度高、与民生利益联系紧密的部门和岗位,也拿出来搞聘任制,获聘的干部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各种矛盾,力求让群众满意。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刘长江这样评价苏州干部任用的破冰之举
  我们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与干部聘任制一起,改变了原有干部管理中激励手段过于单一、人才流动壁垒过多的局面,畅通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渠道,也实现了通过聘任制选用干部效益的最大化。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立平说。

引入市场
  实现人才资源最优配置

  当今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资源、人才机制的竞争,而长久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依赖于一个健全、开放、充满活力的市场平台。
  2007年起,苏州不断拿出一部分市级机关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务试水聘任制。实践中发现,聘任制作为一种干部任用方式,与竞争性选拔方式有较好的兼容性。为更好激发体制内干部的生机活力,更有利吸纳体制外优秀人才,弥补竞争性选拔干部后续管理的不足,苏州开始思考借助市场来完善干部聘任制度,实现人才资源最优配置。除对一般领导岗位聘任外,对专业性较强、紧缺急需的岗位还采取竞争性选拔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吸收借鉴以往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苏州尝试引入市场化招聘方式,委托具有丰富经验的猎头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
  三年来,苏州共推出26个副处职岗位面向社会竞争性选拔,这些新选任干部全部实行聘任制,其中还引进企业和市外优秀人才7名。调查显示,93.2%的机关干部对聘任制的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十二五时期,苏州将进入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干部聘任制的创新模式,无疑将为苏州在新起点上扬帆奋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讯员 弓玺 施艳秋)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