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编办〔2011〕20号
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是在“十一五”规划完满收官,“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规模大、规格高、立意深远、影响深刻、谋划长远的重要会议。对于鼓舞和激励全系统工作人员做好机构编制工作增强了信心,充满了自豪感、使命感。
一、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国、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为契机,以盘活现有机构编制资源为目的,以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为抓手,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机构编制制度和标准为立足点,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主两翼”、“两型城市”重大发展战略和“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大力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方法步骤
1、编印一期机构编制信息,将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的概况、王三运省长讲话、罗昌平主任的工作报告等主要内容传达到市直及县区有关部门,提高大家对机构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我市编办于
3、主动汲取兄弟地市在机构编制工作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已将会上交流经验材料分门别类印发给相关科室,要求对照先进经验,查找自身不足,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把本职工作做出“亮点”。上半年适时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前往兄弟地市参观学习。
4、
5、近期,我市编办正在对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进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督查评估。要结合此次会议精神,从盘活现有机构编制资源、政府职能转变、机构编制工作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积极作为。
二、近期工作安排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主两翼”、“两型城市”重大发展战略和“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战略部署,积极探索淮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管委会和安徽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积极争取省编办对上述三个开发区管委会体制机制建设的支持。为适应“三个开发区”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积极探索合淮同城化进程中有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前瞻性研究;尽快组建完成招投标监督管理局及其办事机构,科学界定职能,理顺现有关系,为我市大建设、大发展提供良好、规范的投资环境;主动为促进淮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好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管理服务。
2、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进一步明确和理顺市、县(区)政府的职能与权责关系,力争在减少行政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上取得新突破。继续实践探索大部门制、“大科室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大部门内部协调机制。继续做好市、县(区)政府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评估,着重查找体制机制问题,巩固和深化机构改革成果。
3、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做好事业单位清理整顿总结工作。根据中央编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继续重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教育、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4、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紧密结合我市具体实际,分类确定乡镇政府的职责定位,探索实行对乡镇的差别化管理。积极推进扩权强镇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给人员只减不增。
5、进一步强化督查工作。健全和完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认真做好“
6、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积极组织人员学习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软件,全面推广使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制定并完善信息录入、数据库维护、数据库核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等相关制度,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7、积极探索机构编制总量控制下的动态调整。根据我市人口、财政收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积极研究探索合理的总量控制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总量内有效盘活存量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严格按规定办事,严禁越权审批和不按程序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