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顺:在纪念江上青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访问次数: 6678                        发布时间:2011-04-13

[字体: ]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江上青同志诞辰100周年,追忆他短暂而光辉的革命人生,缅怀他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著功勋,弘扬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在此,我代表安徽省委、省政府,向江上青同志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向江上青同志的亲属致以亲切的问候!

  江上青同志是江淮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是革命知识分子的先进楷模,是广大共产党员的光辉榜样。 2009年,他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江上青同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投身革命的一生,是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抛洒热血的一生。

  1911410,江上青同志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少年时代家庭教育的熏陶,给了他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文化滋养;周围革命环境的影响,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进步思想和救国报国之志。 19279月考入南通中学高中部,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事学生运动。期间,他阅读了大量革命书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28年夏,他转入扬州中学,继续从事学运活动,不久遭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虽然当年他只有17岁,却大义凛然,意志如钢,在狱中掷下豪迈铿锵之言。出狱后,19298月,江上青同志考入上海艺术大学读书,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校支部书记。在此期间,结识了“左联”作家郁达夫、蒋光慈等,在他们影响下创作了大量诗歌,表达了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彻底推翻旧世界的坚定决心。1929年冬参加党组织的秘密会议时再次被捕,他在狱中以笔为剑,顽强斗争,写下了许多动人的战斗诗篇。经党组织多方营救,一年后获释。

  1931年,江上青同志受党组织的派遣到暨南大学读书,深入学生和工人中进行革命活动。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日寇侵略和国民党当局不抵抗政策所造成的深重灾难,江上青同志义愤填膺,饱含激情地写下了长诗《前进曲——东三省事件》。这首诗作在当时广为流传,起到了唤醒民众、鼓舞斗志的积极作用。19322月,他回扬州任教,与一批热血青年先后创办《新世纪周刊》、《抗敌周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真理,宣传抗日救亡和爱国主义,传播革命和抗日的火种。 1937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组织“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溯江而上,宣传抗日,历经千难万险来到安徽,从此便战斗在江淮大地上。

  193811月,江上青同志等七名共产党员受中共安徽省工委派遣,组成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江上青同志任特支书记,到皖东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他到达皖东北后,公开身份是安徽省第六行政区专员秘书兼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区政治部主任。在极其艰苦复杂的环境中,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超人的胆略智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开创了皖东北团结抗战的新局面,为创建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了特殊贡献。他以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创办了《皖东北日报》,大力宣传抗日主张,报道抗日前线军民奋勇抗敌的英雄事迹,以此唤起民众,鼓舞士气。创建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需要大量人才。为此,他千方百计创办了皖东北军政干校并担任副校长,先后培养了600多名青年干部,其中发展了一大批党员。他还不失时机地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秘密委派中共党员掌握区、乡政权,建立党的秘密组织,为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的建立、中共苏皖党委的南移和新四军四师东进皖东北,奠定了良好基础。就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之际,1939829,江上青同志在泗县刘圩镇小湾村遭地主反动武装伏击,不幸以身殉国,年仅28岁。

  江上青同志祖籍在徽州、战斗在安徽、殉国也在安徽,他是安徽人民的骄傲与自豪。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弘扬他的崇高精神,我们在泗县烈士陵园修建了江上青烈士铜像和纪念馆,在江上青同志殉难处建亭立碑,并将原秦场村小学更名为江上青小学。 2010年,江泽民同志用稿费捐资设立江上青教育基金,首批奖助学金已于去年829日发放到学生手中,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受到巨大鼓舞。前天,我们在泗县新建的江上青烈士纪念园正式开园,以多种形式展现江上青同志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事迹,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悼念和敬仰。

  “十年壮志山河动,一片丹心日月明”。江上青同志毫无保留地把全部智慧和宝贵生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他的丰功伟绩,永垂青史,在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丰碑;他的崇高精神,薪火相传,永远是激励家乡人民开拓进取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缅怀江上青同志,就要始终铭记和认真学习他的革命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转化为推进兴皖富民大业的强大动力,不断开创安徽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我们纪念江上青同志,就要学习他追求真理、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奋斗的旗帜,是力量的源泉。江上青同志成长在一个革命的大家庭里,受家庭的深刻影响,少年时代便心忧天下,追求革命理想。特别是在阅读了《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大量进步书刊后,他更认识到共产主义是人类彻底解放的正确方向,毅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毕生信仰。从走上革命道路起,他两次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他始终威武不屈、矢志不渝,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本色。 “坐牢没关系,放出去再干”,是江上青同志的铮铮誓言。经过血与火的考验,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久弥坚,对共产主义的理想更加执著。事实雄辩地证明,共产党员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了前进方向,就有了自觉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无穷力量。当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我们要像江上青同志那样,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追求,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做到坚守党的理想不动摇,忠诚党的事业不懈怠,牢记党的宗旨不褪色。

  我们纪念江上青同志,就要学习他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勇于担当,才能无惧生死;无私奉献,方能升华人生。江上青同志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以献身革命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牺牲精神的深刻内涵。上学期间,他就不畏强暴,踊跃投身宣传真理、动员民众的学生运动。牢狱生活使他的身体受到极大摧残,虽重病缠身,但他仍以钢铁般的坚韧意志,坚持革命斗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离妻别女,率领爱国青年,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踏遍苏、皖、鄂许多县市,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在接受党组织派遣,赴皖东北开辟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江上青同志深知这一任务的艰险,行前写了《自悼》的联语:“拚将瘦骨埋锋镝,常使英雄祭血衣”,体现了他为党的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尚情怀。人生有限,事业无涯。我们纪念江上青同志,就要像他那样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先,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勇于担当、默默奉献,为加速安徽崛起不懈奋斗,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我们纪念江上青同志,就要学习他攻坚克难、敢于胜利的优秀品格。峥嵘岁月,磨炼革命意志;艰难困苦,砥砺精神品格。皖东北当年斗争形势异常复杂,日伪顽和地方实力派你争我夺,开展工作困难重重。为了迅速打开局面,江上青同志首先将一起到皖东北的省民众动员委员会第八工作团,分别组成抗敌剧团、工作队和宣传队,深入到五河、泗县城乡。不久,又通过党组织从武汉调来了抗敌演剧第六队,从而使皖东北的抗日宣传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在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期间,他积极推动皖东北国共合作,促成了皖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被刘少奇同志誉为“一个光辉的典范”。这些都彰显了江上青同志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当前,我省进入了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在推进兴皖富民大业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矛盾,我们要大力弘扬江上青同志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化解矛盾,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同志们,我们隆重纪念江上青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既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又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已经踏上“十二五”新的征程,安徽正面临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精神,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安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2011412)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