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时评:"进退留转"考验境界修养

访问次数: 1814                        发布时间:2011-06-16

[字体: ]

集中换届之年,必然涉及干部的“进退留转”,这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常律。如何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是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题——

“进退留转”考验境界修养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换届中,有一批优秀干部新进领导班子,有一批领导干部平职交流到新的领导岗位,有一批干部留任原来职位,也会有一批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这既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进”意味着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应当更加奋发有为、严格要求;“退”不代表“船到码头车到站”,应当退位不退志,积极做好“传帮带”;“留”说明工作需要,应当忠于职守、再立新功;“转”蕴涵新的机遇,应当努力掌握新本领、开创新局面。

  进与退、留与转,对每个领导干部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人在仕途,要说一点都不考虑进退,那是言不由衷,也不符合实际。问题在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态来对待。是淡泊名利、泰然处之,还是心浮气躁、患得患失;是坚持党性、顾全大局,听从组织安排,还是上蹿下跳、明争暗斗,搞非组织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干部的政治素质、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反映一个干部的权力观和价值观。

  正确对待“进退留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为党工作、为民办事是干部的本分。不论担任何种职务,职位虽有高低之分,却无贵贱之别,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是发挥作用的层次和领域不同而已。领导干部不论是什么级别、什么岗位,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都可大有作为。对待职务安排,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书记”沈浩,主动报名从省直机关到小岗村当一名“村官”,一干就是6年,在基层一心干事,服务群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领导干部就要像沈浩那样,把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正确看待个人利益,正确看待个人得失。

  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要正确对待当官为了什么。是立志做大事,还是立志做大官?是立党为公、还是以权谋私?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大搞哗众取宠、沽名钓誉,醉心于出政绩、求升迁。更有甚者,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持有“为官一任全家得利”、“一人升官鸡犬升天”等贪腐欲望,为求升迁,投机钻营,甚至走跑官要官的歪门邪道,败坏风气和干部队伍形象。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应立党为公,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至于个人的升降去留,应坦然地接受党和人民的选择;应当像杨善洲那样,心中装着一个“公”字,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甘当公仆、任劳任怨,即便退位,共产党员本色不能褪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心中不变的信念和追求。

  “仕途一时荣,伟业千古事”。名利是渺小的,事业是伟大的;职位是暂时的,人格才是长久的。作为一个党的领导干部,需要坚定党性修养、志存高远,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把个人进退得失看得轻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得重些,少思量怎样谋位做官、多考虑如何干事创业,以进取心对待工作,平常心对待升迁,经受住各种考验,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做到“进”者奋发有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志不衰、“转”者迎接挑战。(黄永礼)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