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召开第三季度县区编办主任工作例会

访问次数: 1135                        发布时间:2011-07-26

[字体: ]

 

 

为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措施做好下半年机构编制工作,722日,合肥市在庐阳区召开第三季度全市县区编办主任季度工作例会。会议由市编办副主任吴功福主持。各县区编办主任、市编办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三大开发区人事劳动局长列席会议。庐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平到会致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编办主任郭苏梅做讲话。

会议认真学习了省纪委、省编办、省监察厅《安徽省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试行)》(皖编办〔2011109号)文件。各县区编办主任、各开发区人事劳动局局长汇报了今年上半年工作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重点交流了中文域名注册工作进展情况。县区还就县区直机关人员超编现状及解决措施和办法进行了重点汇报。

 

 

郭苏梅指出,今年以来,全市机构编制部门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重大战略、服务各项改革”为己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锐意改革、强化管理,为合肥经济社会跨越赶超做出了积极努力:深化改革、机构改革成果得到巩固。顺利实施公安警务体制机制改革,首次开展了机构编制巡查评估工作,进一步理顺了职责关系;落实规定、机构编制管理得到强化。提前一个半月提前完成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工作,出台指导县区直机关解决超编的意见,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积极推进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创新举措、事业单位改革得到深化。认真学习中央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不断深化文教卫体制改革。创先争优、自身素质得到提升。加强机关党建,强化学习提升,大兴调研之风,提高机关效能。

郭苏梅进一步指出,上半年各县区机构编制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明显:肥西县主动加强与省编办的联系、建立了结对共建基层党支部活动;肥东县强化舆论氛围、信息宣传工作有了长足进步;长丰县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建立机构编制特邀监督员制度;庐阳区以杏林街道为试点、积极探索街居体制改革;包河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了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瑶海区以调研为抓手、认真做好区划调整过程中划转街道的机构编制调整工作;蜀山区以西园街道为试点、在街居人事制度上进行了创新;经开区注重民生事业、社区社会服务有声有色;高新区以建区20周年为契机、改革机制服务二次创业;新站区围绕区划调整、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整合资源、精简人员,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最后,郭苏梅就做好下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她要求,要进一步按照中央编办主任会议、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和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的要求,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加强自身建设,为合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现代产业基地,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迈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继续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加大《安徽省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试行)》(皖编办〔2011109号)宣传力度,全面完成机构编制实名制任务,认真制定《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施办法》,建立机构编制特邀监督员制度,组织实施对各县区、开发区、市直各单位2011年度机构编制考核工作,督促指导县区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县区直机关销编任务,配合组织部、公务员局做好2011年度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会同相关部门全面完成窨井盖管理权限下划工作,深入开展城市区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加强事业单位的日常监管,完成我市开发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对市属事业单位实施开门“三定”进行认真准备,做好阜阳合肥经济区共建园区机构、编制等方面的保障工作,指导各县做好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宣传文化机构的设置和编制的调剂使用。着力加强队伍建设。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全面完成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县区全部开通机构编制网,建立合肥经济圈内机构编制部门领导会商制度,做好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推荐工作,激励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和干部更好的服务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合肥市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