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大事记

访问次数: 1576                        发布时间:2011-09-07

[字体: ]

孙中山在紫金山祭奠朱元璋 1910 3月21 孙中山向黄兴提议再次发动广州起义。

  1910 3月 孙中山在旧金山设美洲同盟总会(又称同盟会美国总支部)

  1910 3月 长沙发生抢米暴动。

  1910 4月 各省请开国会代表发动第二次请原。

  1910 6月16 湖北革命党人改群治学社为振武学社。

  1910 9月18 资政院开院。

  1910 10月3 《民立报》在上海创刊。

  1910 10月11 国会请愿代表团发起第二次请愿,分别向资政院和载卫上书。

  1910 10月 清廷发布上谕,将预备立宪期限由九年改为五年。

  1910 11月4 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会议,布置广州起义。

  1911 1月30 振武学社更名文学社,举蒋翊武为社长。

  1911 1月 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负责筹划和组织广州起义。

  1911 4月8 温生才击丝广州将军孚琦,温被捕遇害。

  1911 4月27 黄兴等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 5月8 清廷组成皇族内阁,以庆新王奕为总理大臣。

  1911 5月9 清廷颁布铁路国有政策。

  1911 5月10 文学社在武昌小朝街设立机关部。

  1911 5月11 文学会和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第一次国体联合会议。614914又先后就两国体联合再三会议协商。

  1911 5月17 四川保路同志威风成都正式成立。

  1911 7月31 宋教仁、谭 黄兴人凤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

  1911 7月 汉口《大江报》发表《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亡中团者和平也》二短证。大江报馆被查封,报社主笔詹大悲、何海鸣被捕。

  1911 8月13 林冠慈、陈敬岳在广州炸伤李准。

  1911 8月 四川保路同志会在成都及附近各州县发动罢市、罢课。

  1911 9月7 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蒲殿俊、罗纶等,枪杀请愿群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

  1911 9月24 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大会在武昌召开,讨论通过“起义计划”。

  1911 9月25 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调配炸药,不慎引爆。蒋翊武等在武昌小朝街机关部决定当夜起义。

  1911 10月10 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就义。晚,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

  1911 10月11 湖北军政府成立,举清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是日晚,汉阳,汉口驻军起义。

  1911 10月12 辛亥革命历史照片(20)清廷谕令荫昌、萨镇冰率水陆两前赴鄂镇压起义。

  1911 10月12 孙中山在美国获悉武昌起义,“决意先从外交方面致力”,而后归国。

  1911 10月14 清廷下韶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对武昌起义的“剿抚事宜”。

  1911 10月18 驻汉口各外国领事馆宣告“严守中立”。到同月22日驶抵武汉江面的英、德、美等国军舰达二十艘。

  1911 10月18 民军进攻汉口刘家庙。阳夏战争开始。

  1911 10月22 长沙起义,成立湖南军政府,举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

  1911 10月22 西安起义。27日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以张夙为大统续。

  1911 10月23 九江起义。次日成立九江军政分府。

  1911 10月25 李沛基炸死新任广州将军凤山。

  1911 10月27 黄兴、宋教仁等从上海乘轮抵武昌,黄旋赴汉口前线督战。

  1911 10月28 湘军第1协王隆中部率领首批援鄂军1700多人出师援鄂

  1911 10月28 王部于114开抵武昌。后另有甘兴典等部湘军援鄂。

  1911 10月29 太原 邹容和革命军起义,成立山西军政府,举阎锡山为都督。

  1911 10月30 昆明“重九”起义。113成立云南军政府,举蔡锷为都督。

  1911 10月30 载丰以宣统帝名义下诏“罪己”,并开放党禁,赦免党人。

  1911 10月31 南昌起义。111成立江西军政府,举吴介璋为都督。

  1911 10月31 湖南发生兵变,焦达峰、陈作新被杀,谭延闿继任都督。

  1911 11月1 清军攻占汉口,民军退守汉阳、武昌。

  1911 11月1 皇族内阁辞职。清廷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1911 11月3 都督黎元洪任黄兴为战时总司令。黄兴等随即往汉阳设战时总司令部。

  1911 11月3 贵阳起义。次日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以杨盖诚为都督;另设枢密院,以张百麟为院长。

  1911 11月3 陈其美、李燮和等发动上海起义。6日成立沪军都督府,举陈其美为都督。

  1911 11月3 河南革命党人数十人被捕遇害,计划于次日发动的开封起义流产。

  1911 11月4 杭州起义。7日成立浙江军政府,以汤寿潜为都督。

  1911 11月5 苏州和平光复,成立江苏都督府,巡抚程德全改称都督。

  1911 11月5 吴禄贞在山西娘子关与阎锡山等会晤,议组燕晋联军,准备举兵直捣北京。

  1911 11月7 广西宣布独立,改抚署为军政府,以巡抚沈秉为都督。

  1911 11月7 吴禄贞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石家庄。

  1911 11月7 安徽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推巡抚朱家宝为都督。

  1911 11月8 黎元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洪都督电起义各省,请派代表到武昌会议组织临时政府。

  1911 11月9 广东独立,推两广总督张鸣岐为都督;因张逃,复推胡汉民为都督。

  1911 11月9 福州起义。11改督署为福建都督府,推孙道仁为都督。

  1911 11月9 苏、渐都督联电沪督,倡议于上海设立临时会议机关。沪督陈其美随即于13日通电各省,请派代表赴沪筹组临时政府。

  1911 11月11 袁世凯派蔡廷斡、刘承恩等人武昌诱和。

  1911 11月11 海容、海琛、海筹等舰自汉口前线下驶九江,宣告反正。

  1911 11月12 奉天国民保安会成立,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被举为会长。1617日吉林、黑龙江国民保安会相继成立。

  1911 11月12 镜清、保民等十余舰在镇江起义。

  1911 11月13 袁世凯在北京就内阁总理职。

  1911 11月13 山东宣布独立,以巡抚孙宝琦为都督。

  1911 11月13 孙于同月24日宣布取消独立。浙江、江苏、镇江、福建、山东、湖南、上海七处代表在沪集合,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1911 11月16 黄兴指挥民军自汉阳反攻汉口,次日败退汉阳。

  1911 11月22 重庆宣告独立,成立蜀军政府,以张培爵为都督。

  1911 11月24 江浙联军会攻南京。

  1911 11月26 入川鄂军在资州起义,杀端方,回师湖北。

  1911 11月27 成都和平独立,宣告四川地方自治,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以咨询局议长蒲殿俊为都督。

  1911 11月27 黎元洪电各省都督,告以汉阳失守,请速派兵来援。

  1911 11月28 各 袁世凯省代表会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开第一次会议,议决临时政府成立以前,由鄂军政府代行中央军政府职权。

  1911 12月1 鄂军政府与袁世凯签订停战协议。

  1911 12月2 江浙联军攻克南京。

  1911 12月2 各省代表会正式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911 12月3 各省代表会议决临时政府设于南京。

  1911 12月4 留沪各省代表开共和联合会大会,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并推大元帅组织临时政府。

  1911 12月4 各省代表会议决议和条款四条,以伍廷芳为代表与袁世凯议和。

  1911 12月5 清廷授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袁次日派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南下议和。

  1911 12月7 海军开代表会,公举程壁光为海军总司令。海军全部反正。

  1911 12月12 十四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

  1911 12月17 各省代表会改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

  1911 12月18 “南北和谈”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议事厅开始举行。

  1911 12月20 六国驻沪总领事照会南、北和谈代表速定和议。

  1911 12月25 孙中山归国抵上海。

  1911 12月25 各省代表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会在南京开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1 12月29 南北议和代表在上海达成召开国民会议公决“国体”协议。

  1911 12月29 袁世凯拒绝接受“南北和谈”商订的国民会议召集办法。

  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袁世凯准唐绍仪辞职,并电告伍廷芳以后直接电商南北和谈事宜。

  1912 1月2 直隶滦州新军起义。

  1912 1月2 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