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编办《关于在全省机构编制系统开展“三强化、三提高”活动的指导意见》(皖编办〔2011〕89号),结合事业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省编办“三强化、三提高”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活动内容和载体、组织实施和要求,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注重活动实效,扎扎实实开展各项活动,努力做到学习上有新进步,责任上有新强化,执行上有新提升,切实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服务重大战略、服务各项改革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期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和事业机构编制管理不断创新,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体制机制支撑和事业机构组织保障。
二、活动内容
按照省编办的统一部署,围绕“三强化、三提高”,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一)强化学习,着力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树立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工作责任、是一种精神追求的理念,营造崇尚学习、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浓厚氛围,强化人人读书、自觉读书、终身读书的意识。
1、认真参加中心组理论学习。根据省编办中心组学习安排,坚持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落实学习内容,记好学习笔记,增强学习效果。努力做到思想武装更坚定,理想信念更纯洁,推动工作更有力。
2、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以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提升业务素质为目标,扩大阅读领域、拓展思维空间、深化理论思考,并采取集中读书、个人自学、定期述学等形式,推动学习不断深入,做到每人年阅读书目不少于8本,年完成读书笔记不少于1本。
3、继续推进事业处“五个一”工程。即:每个同志主持一项重点调研,撰写一篇调研报告,主持一项重点工作,联系一个重点行业改革,创新一项体制机制,努力促进学习成果向政策转化。
4、开展事业处业务讲坛活动。结合工作需要,研讨和交流事业单位改革、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原则上每2个月一讲,支部同志一人一讲,以处内讲座形式为主,也可确定题目与省直部门相关业务处室联合开展。
5、积极参加干部在线学习。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在线学习的要求,组织并督促全处同志参加在线学习,保证学习时间,落实学习制度,完善学习管理,确保每个同志按时完成规定学分学习任务。
6、积极参与机关大讲堂活动。按照机关党委统一部署,积极参与机关大讲堂活动,交流学习成果,开拓工作视野,促进工作开展。
7、鼓励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培训。鼓励支部同志参加各类在职学历教育和党校、行政学院调学学习,促进学习的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处室帮助解决好工学矛盾,保证学习时间。
(二)强化责任,着力提振工作激情和创业动力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认识机构编制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脚踏实地做工作,凝心聚力干事业,推进机构编制事业科学发展。
1、认真参加党课教育。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积极投身各项纪念活动,参加党课教育,不断增强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支部党员的党性观念,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2、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创建 “五个好”先进党支部,争当 “五带头”优秀共产党,结合实际,创新活动主题,丰富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深化与肥西县高刘镇南庄村的结对共建工作。
3、认真开展公开承诺活动。根据创先争优活动部署,结合支部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今年工作开展作出承诺;支部党员对履行职责、重点任务向支部作出书面承诺,支部对上级党组织作出承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各项服务到位。
4、深入开展机关效能活动。认真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各项规定,努力把效能建设向机关处室延伸活动引向深入,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做到令行禁止。
(三)强化执行,着力提升工作绩效和改革成效
围绕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加速发展、兴皖富民的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贯彻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明确目标、细化任务,积极稳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着力建立健全社会公益服务体系。
1、围绕重大战略提供事业体制机制保障。推动皖江示范区公益事业单位的优化整合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示范区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技术创新事业单位整合力度,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生产力服务中心和服务平台建设。
2、积极稳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拟定印发《关于做好2011年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通知》,开展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创新、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等方面开展多形式、多层次试点探索;适时召开全省事业单位改革理论研究会和经验交流会,推动试点工作逐步深入。
3、开展事业单位模拟分类。掌握全国试点动态,学习试点地区经验做法,搞好政策储备,研究提出事业单位分类的方法和标准,选择若干省直部门和市、县进行模拟分类;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拟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清理规范的意见》;拟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市县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全省市、县二级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深入开展;研究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新情况、新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4、推进行业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省医改工作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政策评估和核编工作总结,研究提出并适时出台《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办法》,构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长效发展机制和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继续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研究拟定并适时出台《安徽省县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编制标准》,推进县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继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全面完成全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发展;继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1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分类推进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5、推动事业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研究出台《关于全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管理的实施意见》,启动首轮全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核定,科学合理地确定事业编制总量,在全省初步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有关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省人口增长、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类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标准并组织实施,今年制定出台县级公立医院、幼儿教育机构编制标准,完善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提高认识。提高认识是深入开展“三强化、三提高”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全处同志要深化开展“三强化、三提高”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开展“三强化、三提高”的基本要求上来。
(二)实行目标责任制。围绕事业单位改革、管理和法制化建设等重点任务,按照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督查,确保工作落实的要求,建立并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岗、责”有机统一相互协调,树立每一个人都是“最后一道关口”意识,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权责一致的工作局面。
(三)完善工作机制。坚持处长负总责,处内各同志根据分工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重点工作跟踪督查、信息反馈、情况通报等工作制度,加大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处室将对每位同志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将其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个人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