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纪实

访问次数: 1581                        发布时间:2012-01-13

[字体: ]

问渠哪得清如许?

——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纪实

 

如何使经济的列车保持高速、安全运行?如何使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狸桥镇的主要做法是:以群众理念统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深入开展以“进村入户找问题、限时倒逼解难题、心系群众问冷暖、千方百计促和谐”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致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用该镇党委有关负责人的话说:改革进入了深水期,发展进入了攻坚期,矛盾纠纷进入了凸显期,必须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深化为民服务意识,着力破解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形成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的局面。

扑下身下找问题  真情实意解难题

近年来,狸桥镇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因利益调整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是传统被动、疲于应付式接访,还是主动带案下访、积极深入走访?狸桥镇选择了后者,从11月份开始,一场以“进村入户找问题、限时倒逼解难题、心系群众问冷暖、千方百计促和谐”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迅速展开。

该镇一周时间内连续三次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全体机关干部会议和全体镇村干部及驻镇单位负责人会议。会后,118名镇机关干部、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104名村(社区)“两委”成员、计生干部,以及30余名驻镇单位负责人按照大走访活动的要求,深入到13个村(社区)644个村民组,进村入户访民情,虚心纳谏听民声,全面摸排找问题。通过集中大走访,该镇共摸排出环保、水利、水产、土地、城建、交通、民政、社保、电力、山林纠纷、土地征迁及涉法涉诉等各类矛盾纠纷289条,逐一落实到包案领导及责任人身上,并限时、倒逼解决,力求做到“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疑难纠纷不出镇”,切实提高矛盾纠纷调处的成功率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在镇党委副书记李兴锋的案头,就有村民反映茶山石灰矿与长山村和平村民组因道路、噪声、粉尘等问题引发纠纷,摸排到这一情况后,李兴锋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深入矿区走访村民,“一把钥匙解一把锁”,最终使得民企双方就相关补偿事宜达成协议。与此同时,金云村高山组村民反映民主采石场开采放炮危及部分村民房屋及人身安全,包案责任人王恒意及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调解工作,最终就企业作业时间、降低粉尘、相关补偿等事宜签字了结,“化干戈为玉帛”。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狸桥镇干部共接待群众327人次,走访群众145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89条,办结率达86%

水阳法庭因狸桥镇请求,也积极拓展和延伸法律服务形式,每周二在该镇开设巡回法庭,既方便当事人法律诉讼、避免往返之苦,又“以案释法”促进法律知识普及。今年以来,水阳法庭共在狸桥镇审结了112件民事案件,调处成功率达99%,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致力实现乡泰民安

狸桥镇党委、政府在工作中深刻认识到:“稳定是第一前提,法制是第一保障,发展是第一要务”、“唯有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才能充分释放工作潜能,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该镇在深入走访、广泛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推出“五项举措”——

整合管理资源。将司法、综治、信访、公安等职能部门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落实联调、联防、联动、联治、联创“五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在民情信息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重点人群管理、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同时,积极探索综治工作力量向末端延伸,大力推进村(社区)综合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实施“网格化管理”,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和“大综治”工作格局。

强化服务功能。将财政、国土、社保、民政等10多个涉农单位的窗口部门集中到为民服务大厅办公,实行“一站式”受理、快捷化服务、限时制办结,方便广大群众和投资者办事。与此同时,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避免扯皮、推诿和服务不力现象发生,做到以服务促稳定、以服务树形象、以服务倡新风,在服务中全力提升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

畅通民意渠道。开办了“狸桥论坛”和“狸桥政民互动交流平台”,积极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并建立网络舆情跟踪督办机制,形成“网上知民情、网下解民忧”。同时,注重发挥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退伍军人、老退休职工等“五老”作用,密切关注社会舆情动态,加强正面引导和管控,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加强以民生为中心的社会建设外,还着力加大综治硬件建设投入,拟投资100多万元在进出镇路口、交通要道口和重点治安部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提升技防能力和水平。同时,增加公安协警人员力量,强化治安联防队建设,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现象,全力营造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和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都要举办一次龙舟赛、社区广场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以及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项目,全面激活镇域经济,让全镇人民不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还能闲有所乐,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狸桥派出所开发区警务室民警张兴才在接受采访谈及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时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变‘大走访’为‘常走访’,用心倾听百姓呼声,依法化解百姓反映的利益诉求,才能真正实现乡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