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战线12位负责人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访问次数: 1654                        发布时间:2012-02-03

[字体: ]

编者按: 深入基层一线,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生活。自去年8月“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广大工作人员深入一线,扎根基层,情系百姓,把握社会脉搏,回答时代命题,推出了一批文化精品,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为此,我们约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12位负责人从不同角度谈“走转改”的收获、体会与感悟。

    深入基层一线 回答时代命题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12位负责人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记者翁淮南 刘文韬

    新华社社长 李从军——

    锻炼队伍 打造精品

    新闻界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正向纵深推进。在前一阶段基础上,新华社正按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完善保障措施,推动这项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深化“走转改”,我们强调树立“人民至上”理念,锻炼采编队伍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能力,提高采编人员打造精品力作的水平。

    走基层,就要走到百姓之中;转作风,就要在思想感情上与群众水乳交融;改文风,就要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基层意识、群众观点融入血液,成为价值理念、职业追求。

    锻炼采编队伍,就要健全完善有利于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制度,真正把活动由客观工作要求转化为采编人员的自觉行动,促进编辑记者树立群众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科学发展观,离中心更近、离基层更近、离热点更近、离民生更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打造精品力作,就要将为人民立言、为时代放歌,让思想的力量推动发展,让精神的光彩照耀时代;就要站在国家和民族高度,敏锐感知时代潮流,带着使命感、责任感采访调研,把党和政府要说的与人民群众想听的紧密结合起来,把新闻的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可读性紧密结合起来,创新观念、内容、形式、方法,使新闻报道清新朴实、动人心弦,为汇聚起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相信并期待,随着“走转改”活动向纵深推进,新闻战线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产生一批时代和人民呼唤的精品佳作。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吴恒权——

    长期坚持 久久为功

    “走转改”活动启动以来,人民日报社全体采编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大量来自基层一线、反映群众心声的报道,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这几个月,“走转改”稿件安排在一版头条位置的就有22次之多,创造了人民日报的历史纪录,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人民群众对“走转改”活动也热烈欢迎。前些天,我就收到了一位乡镇干部的来信。他在信中说:小到一个村庄的故事,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也可以登上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走转改”这条路子走对了,走进了广大读者的心中,走进了人民群众心中,这样写新闻,这样办报纸,我们更有信心。

    我们认为,“走转改”活动是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新闻工作的根本措施,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走转改”活动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一个长期任务。我们提出,当前要结合报社建设一流媒体的目标,结合适应新的舆论环境和媒体生态的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活动,做到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近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深化报社的“走转改”活动,提出了不少具体措施,其中最紧要的有这么几条:一是开掘深度,拓展广度,重点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展开,抓关键问题,在地域、行业上也要尽可能多样、广泛起来。二是继续抓住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着力点,依托我们的工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解决那些应该解决、也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三是继续在改进文风上下功夫,转文风不仅限于“走转改”专栏的稿件,更要向所有报道拓展,用新的表达方式、传播语态适应时代变迁。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走转改”长效机制,扎扎实实地深化这项活动,让“走转改”带来的好作风、好文风内化于心、落实于行。

经济日报社社长 徐如俊——

    贵在求真务实 成在持之以恒

    “走转改”活动给新闻界带来了一股新风,正在催生新的价值观和新闻观。

    “走转改”活动让报纸版面新风扑面。一个时期以来,来自基层的新闻、沾着露珠的报道在重要版面和版面重要位置上亮起来,越来越多的记者尝到了走基层的甜头。我们在新闻版开设了“蹲点笔记”、“基层发现”等专栏,4个多月时间,已经刊登了500多篇稿件。编委会全体同志都参加了“走转改”采访。

    “走转改”活动得到了广大采编人员的积极响应。本报记者参加“走转改”活动多达300多人次,编辑部采编人员几乎全员出动,不少人去了多次。青年编辑记者都把参加“走转改”活动当做业务成长的重要机遇,纷纷报名到艰苦的地方、到大家平时不多去的地方采访。4个多月来,我们的记者多次深入偏远乡村、车间一线、边疆口岸、民族地区等平时很少涉足的地方。

    “走转改”是新闻实践活动,更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的载体。“走转改”活动催生出新的价值观和新闻观。通过基层采访,老编辑、老记者找回了采写新闻的激情;年轻编辑记者则体会到了“沉下去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和新闻观生长在采编人员心中。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正在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

    “走转改”是新闻工作者一项应当长期自觉坚持的实践。经济日报有着深入实际的优良传统,我们的老领导安岗同志30年前就倡导“脚底板下出新闻”。新的一年里,“走转改”活动要不断深化。我们要把走基层与日常报道更好地结合起来,把“走转改”活动与重大主题宣传结合起来,与“三项学习教育”结合起来,让这项活动常态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 王求——

    在“走转改”中回应时代新要求

    从去年“走转改”活动部署开展到实施至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努力从以下四个方面践行“走转改”要求。

    大兴调研之风。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教育调研贯穿活动中,以培训、座谈、研讨、征文等方式交流思想,深入思考我们担负的社会责任的内涵和意义,清醒认识实现履行使命的途径和方式。

    推进宣传创新。精心策划,以多元、多样化的活动,推动“走转改”成为全台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台属各媒体推出了一批源自群众视角、反映群众实践的专栏专题,播发了一批立足群众立场、回应群众关切的新闻作品,涌现了一批充满群众感情、善用群众语言的优秀采编人员。

    建立长效制度。包括领导、管理及考核监督机制,制定长期规划和短期安排,努力使活动扎实推进并收到实效。

    发挥示范作用。13位台领导分别带队到基层采访调研,不仅引领编辑记者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而且思考新时期舆论把关人的责任,带领全台在“走转改”中不断把握社会脉搏,回答时代命题。

    “走转改”并非一时之计,而是新闻宣传的一项长期工作、系统工程。如何使活动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务求实效,我们认为要抓好如下三个环节。

    抓好整体设计。将“走转改”和全台宣传、业务建设相结合,将领导干部示范与编辑记者创优相结合,进行系统设计,扎实推进,使全台“走转改”体现在日常宣传联系群众,重大宣传做出影响,固定栏目办成品牌。

    搞好重点活动。今年我们将结合新春走基层活动、迎接十八大及落实十八大精神等重大主题宣传,精心策划组织台领导、中心级领导与一线人员下基层,确保活动实效。

考核监督到位。今年我们将探索建立重大宣传考评及奖励机制,每个季度对“走转改”报道进行一次评比,推动全台沉下身,接地气,抓现场,重鲜活,将争先创优贯穿在整个活动中。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赵实——

    为基层送去温暖 给百姓带来欢乐

    我们中国文联会同54个团体会员,集中开展了“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进一步拓展了“走转改”实践活动内容,为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下半年至今,中国文联及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共组织了40多支文艺队伍、2500多位知名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到20多个省区市进行慰问演出活动近百场次,观众达数十万人。在中国文联的影响和带动下,各地文联发挥自身优势,组织了280多支文艺队伍、9000多名文艺工作者,举办各种文艺活动249场次,直接受益群众100多万人,让普通百姓共享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

    实施中,我们精心组织,上下联动,各团体会员积极响应,密切配合,扎实推进了各项工作落实。此次系列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喜闻乐见,汇集了各个艺术门类,形成了整体合力,既有大型的慰问演出活动,更有文艺小分队的慰问、采风、创作活动。艺术家们踊跃参与“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不讲条件,不计报酬,真情服务,表现出艺术家们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良知。在活动中,艺术家们也受益匪浅,获得了教育感召,得到了心灵净化,提升了精神境界。

    “走转改”活动的实践,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开展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既要“送艺术”给群众,又要“种艺术”在基层;要健全工作机构,组建一支由知名文艺家、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构成的文艺志愿者队伍,建立文艺志愿者服务组织机构;要扩大活动平台,借助和依托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等有利契机,整合和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促进“送欢乐下基层”文化惠民活动长期有效地开展。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 李冰——

    把深入生活和文学创作对接起来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文学工作者热烈响应。他们深入基层、融入群众,记录社会变迁、描绘时代风貌、反映群众心声、讴歌人民创造,人民群众拍手叫好。“走转改”活动推动文学工作者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贯彻群众路线。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阐释了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等重要问题,号召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尽管70年后时代不同了,文学工作者队伍也更新换代,但今天开展“走转改”活动所要解决的仍然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当前文学创作环境良好,可是一些作家在创作时却感到“底气”不足,对现实生活的主流和本质把握不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接地气”,不同程度地脱离群众、脱离现实生活。倡导作家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克服肤浅和浮躁的良药,是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之所在,是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按照“走转改”的要求,中国作协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和帮助作家把深入生活作为创作的一种常态,化为作家自己内在的要求。我们组织作家队伍进工厂、进农村、进军营、进学校采访采风。特别是“走进红色岁月”采访采风活动和赴汶川、玉树地震灾区采访创作活动,许多作家亲历现场,深入挖掘,心灵深受震撼,形成了一批有分量的选题,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今后我们要继续引导作家走得出、沉得下、蹲得住、在以往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开辟组织作家深入生活的新途径新方式,使深入生活与创作需要更紧密地对接。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尹明华——

    坚持求真务实 突出有用有效

    开展“走转改”活动,应是媒体的自觉追求。作为追求,解放日报社才会既重形式也重内容,既重过程也重结果,既重参与也重效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突出有用有效。

    要在坚持正确导向中体现新闻规律,在遵循新闻规律中体现正确导向。一般来讲,偏离规律的事情,就难以正确,因为正确总是规律使然。多年来,我们一直追求报纸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导向和遵循规律并不矛盾,两者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在体察民情民意中转变作风,在作风深入中反映民情民意。我们坚持把办公桌搬到社区,积极报道民生,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赢得群众的掌声。

    要在规范报道中探索深度表现,在改变文风中体现规范有序。我们努力改变文风,主要就是要克服文件化的刻板语言,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正确和有效的统一,生动和规范的统一。新闻宣传讲究规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生动。在规范中做出生动,在生动中体现规范,这是对采编队伍更高的要求。

    要在追求影响力和感染力中加强深度,在体现深度和独家思考中力求短小精悍。不能一般地讲文章越短越好。但是,目前报纸的报道确实有过长、过滥、过空的倾向。我们强调,深度思考和独家表达,并不一定都是宏大叙事。报纸每天对接的是普通读者,必须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

    要在有用有效中实现“走转改”,在“走转改”实践中体现有用有效。“走转改”是一个长期的具体的实践的过程。我们推出了“解放调查”、“解放监督”等栏目,新闻报也推出了“在路上”系列报道等。

    这次“走转改”活动,是党报集团进一步办好报纸的机会,是进一步加快报纸转型发展的机会,也是进一步做大做强报纸影响力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和利用好这一机会。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许洪祥——

    坚持重心下移 笔端落在基层

    我们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走转改”活动中,坚持重心下移笔端落在基层,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领导带头深入基层。集团班子领导成员和有关媒体负责同志都带头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周跃敏在南通海安基层采访所写稿件《大道理,也能讲得入耳贴心》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南京晨报总编撰写的“走转改”专栏开栏的话《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被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所采用。

    完善建设记者联系点制度。新华日报从2007年起即建立记者基层联系点制度并坚持5年至今。今年新华日报结合开展“走转改”活动,对联系点制度又作了进一步完善,目前已推出“来自联系点的报道”和“走转改——目击、体验、记录、对话和调查”等栏目。扬子晚报专门开设了“走基层看民生”专栏,同时还定期进行业务研讨,帮助大家进一步树立开门办报的观念。

    坚持群众路线,重在转变感情。最近我们专门举行了集团“走转改”新闻作品研讨会,对前一阶段集团“走转改”活动进行了小结和交流。很多记者深入基层后,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写出了《让道德的种子落入平实的土地》《村头坐诊,县城医生为何坐得住》《山泉村干部还真“没地位”》《35个孤儿都喊他爸》《轿车村里的轿车到哪里去了》等大批带着泥土芬芳带着深厚感情、带着民生情怀的优秀作品。

    范长江先生说过:“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通过“走转改”活动的开展,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朱夏炎——

    让“走转改”成为新闻自觉

    “走转改”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向新闻本质回归,向群众路线回归,向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回归。

    在“走转改”活动中,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既发扬优良传统,又重视与时俱进,调动了编辑记者的参与积极性。比如,大河报年轻人多,他们有朝气有热情,但是缺乏生活阅历,报社根据这种情况,策划了“80后记者下基层”活动,选派一批青年记者进驻到省会郑州的基层社区,挂职居委会副主任,体验当“小巷总理”的酸甜苦辣。

    我们注重“走转改”的实效性,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鼓励、引导记者多到基层采访,开展蹲点调研,采写带有深度思考的稿件。如今打开我们的报纸,短、实、新的文风扑面而来,而文风改变背后,是记者作风的切实转变。

    我们要求记者不仅“身入”,更要“心入”,与群众心贴心,感受他们的冷暖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记者们察民情、问民意、听民声,采写了很多关注民生的稿件,像“萝卜哥”(农副产品销售难)、廉价药、银行服务质量等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少报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使问题得到解决。

    “走转改”没有终点,也没有止境。我认为,“走转改”应该成为记者的新闻自觉,成为一种内在需要、一种工作常态。有了这样的新闻自觉,新闻工作就能扎根基层群众,不断从生活的沃土中汲取养分,永远保持蓬勃的生机活力。

    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刘惊海——

    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

    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是我们党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全国新闻战线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就要坚持主流新闻媒体意识形态属性,使其成为党和政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重要平台,成为宣传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

    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推行了“骨干记者下基层”和“新员工下基层”制度,蒙文报组织驻全区17个旗县记者站的24名基层记者分成东西两路进行异地交换采访,汉文报先后派出1442名记者,深入全区12个盟市,走进田间、车间、民间进行体验采访。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大力倡导“短、新、实”清新文风,诞生了一批“眼睛向下”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栏目,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采访报道活动,刊发了《跟巡警巡逻》《跑山》《宏林社区变样了》《獭兔:农民的吉祥兽》《派出所是我们的调解员》等一大批生动鲜活的优秀稿件。同时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做到报网一体,互为呼应,增强了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的舆论引导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在报网融合新的媒体格局中形成了影响力。

    我们短短的实践证明,“走转改”这项活动中央抓得对,抓得好。一是读者反映强烈,纷纷表示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实了,报纸好看了。二是编辑记者感触颇深,认为找到了差距,知道了如何当好编辑记者的路径,把党的新闻事业与自己的工作作风紧密联系起来了。三是社党委一班人反思深刻,认为该活动指引和促进了全社工作,有了新的使命和工作创造格局,我们要深入开展下去,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

 

信息来源:《党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