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打造十八大献礼片 安徽特色成主旋律

访问次数: 1738                        发布时间:2012-02-23

[字体: ]

王家坝、磨店好人、许海峰……一个个具有安徽烙印的名词,如今都将成为安徽广播影视作品的创作题材。昨日下午,全省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广播影视项目创作座谈会在合肥召开,多位影视皖人齐聚一堂,为安徽广播影视发展出谋划策。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电影《王家坝》将在今年3月份登上荧屏,而广播剧《磨店好人》以及电影《许海峰的枪》等作品也在积极筹备当中。

    刘丽出生在安徽颍上县,长年在福建厦门一家足浴城当足底按摩师。这些年来,她用微薄的工资赞助了上百个贫困学生,被人们称为中国最美的洗脚妹,并被评为201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如今,刘丽的感人故事即将被拍成电影。作为安徽在外打工人员的代表,刘丽的故事能够激励很多人,也代表了安徽人的精神。阜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朝阳表示,目前刘丽的故事剧本正在创作当中,预计今年内能开拍。

    在她之外,还有不少安徽名片式的人物成为皖字号影视作品的创作原型。据了解,反映中国奥运第一枪许海峰事迹的电影,即将在安徽开拍。预计3 月份在许海峰的故乡和县开机,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拍摄完毕。安徽电影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爱华表示,这部电影将用胶片拍摄,争取在院线上映,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得到各方支持。

    除此之外,广为传颂的合肥磨店好人故事也将被制作成广播剧。

    斯琴高娃、袁莉……一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明星大腕们都将出现在皖字号影视作品当中。随着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反映主旋律的广播影视作品即将成为荧屏主力影视皖人们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向十八大献礼,而徽风皖韵成为他们的创作灵感和源泉。

    据了解,今年3月份,反映王家坝精神的电影《王家坝》即将正式发行,这是国内首部以王家坝百姓为表现对象的电影艺术作品;40集电视剧《徽班进京》也开始投拍,将着力反映徽文化;全国第一部手语动画片《我爱我家》也在制作当中……这些具有安徽特色的作品,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展现在百姓荧屏上。

    记者了解到,去年皖字号广播影视作品成绩不菲。去年我省共拍摄电影8部、电视剧51部、广播剧6部,其中广播剧《永远的红手印》获得中国广播剧专家奖金奖、电视剧《新安家族》获得第28届中国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电影《第一书记》和《六尺巷》获华表奖提名……今年我省将大力实施广播影视创作精品战略,向社会提供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广播影视精品力作。(记者王天昊)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