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部署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深入走访,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群众更多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大走访活动带来的又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坚持问需于民,按照“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办什么”的原则,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切实安排好“基本民生”,保障好“底线民生”,解决好“热点民生”,以广大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安排好“基本民生”
化解民忧,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如今用起冰箱、空调再也不担心电力不足了,这是大走访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 ”日前,霍山县诸佛庵镇大岭村支部书记韩邦言高兴地告诉记者,电网增容改造后,村民们能正常用电了。
“一到高峰时段,电力就不足,空调、冰箱只能当摆设,看春晚也只能看个缩小版,屏幕只显示一半……”去年10月,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大岭村走访时,村民们如实反映这个问题。在张宝顺的直接关心下,有关部门立即组织调研,发现全省不少山区都存在电力不足、电压不稳等问题。省政府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统筹解决全省6个山区县、36个乡镇、60万人口的小水电自供电网问题。春节前,大岭村率先实施电网改造。今年底,其他地区改造任务将全部完成。
“这不仅是直接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更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 ”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找准经济社会建设与服务群众的结合点,我们的工作才能让群众满意。
“大走访后,我们盼了多年的路终于修好了。 ”日前,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风景村村民阮怀凤告诉记者。阮怀凤说的这条路,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庐阳区主要领导走访察看后,多方筹资,很快实现了村民多年的愿望。
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住房、道路、城乡社区服务用房等基础硬件,都是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民生”。合肥市庐阳区区委书记吴劲走访后深有体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基本民生’工作需要不懈努力。 ”
“‘基本民生’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省走访办有关负责人认为,民生改善是一个持续跟进、动态提升的过程,既要一件一件多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又要一项一项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才能更好适应群众新期待。
满怀感情、肩负责任——倾力保障好“底线民生”
纾解民困,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
今年以来,家住滁州市紫薇南路社区的姜厚成老人生活改善了不少。姜老汉是低保户,龙年春节,他收获两件开心事:孙女学业获得资助,自己低保标准再次上调。
去年底,滁州市政府负责人到姜厚成家中走访,看到老夫妻俩带着一个孙女艰难度日。考虑到姜老汉老伴腿部因交通事故受伤,市政府负责人当即联系社区尽快为老人提高低保标准。孙女高中学费支出是一家人最大的负担,干部帮忙写材料、出证明、跑部门,申请到“春蕾计划”资助。“各项补助加在一起,俺老两口一个月有近千元收入,基本生活不再愁了,孙女的学费也有了保障。 ”姜老汉十分满意。
相对于一般困难群体,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尤其需要关爱。芜湖市残联以大走访为契机,加强督查回访,重点解决惠残民生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淮北市杜集区残联到村、社区残疾人家中走访,倾听呼声,了解需求,帮助他们出谋划策,提高收入。
“保障好低保家庭、五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铜陵市残联理事长刘美华感慨:“随着经济发展、物价提高,保障困难群体的‘底线民生’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各级党员干部应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真正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群众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倾情关心、倾力关爱。 ”
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合力解决好“热点民生”
针对大多数群众所急、所想、所盼,解决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是大走访的一个重要目的。解决好“热点民生”问题,必须注重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就业是民生之本。省总工会相关部门在走访中联合各地工会组织和相关部门共同行动,帮助1万多名农民工追薪5100多万元,帮助8000多名群众实现再就业,受到全国总工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巢湖市一家企业废气超标引发周边群众投诉,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走访调研后,立即组织召开环境纠纷调处会议,责令企业全面停产整改,受到群众称赞。华润雪花啤酒合肥分公司等几家企业噪声超标,合肥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走访后,协调相关专家及专业治理公司帮助制定治理方案,重新还居民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纠纷易发多发。 ”大走访中,很多党员干部在妥善处理维护群众利益和加快发展之间关系上,感触很深:“一定要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努力在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之间、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找到有效平衡点,让群众的利益受到保护、不被侵犯。 ”
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牵涉面广、政策性强,需要系统研究,统筹解决。大走访启动以来,省里就完善基层医改、巩固新农合成果等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出台政策文件30多件,修改完善食品药品相关规章制度30余项。
据统计,大走访期间,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省、市共修改完善1981项制度规定。
“当前,我省既面临大有可为黄金发展期,也处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凸显期。 ”省社科院专家王开玉表示,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尤其需要通过深入走访,梳理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坚实基础。(记者汪国梁 曹显钰)
相关链接:
发展的根本动力源自人民——“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启示录(上)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