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科学化是科学发展观在组织工作中的体现和应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深刻认识和把握组织工作内在规律,努力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并从根本方向、价值标准、方法途径等10个方面对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进行了系统阐释。本报从今日起在理论与探索版(六版)连续推出10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长谈组织工作科学化系列文章。
核心阅读:
在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诸多要素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方向和目标,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是组织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
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应牢牢把握重大原则,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政治责任,更加主动地融入党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基本职责,更加有效地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牢牢把握核心价值,更加积极地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辛桂梓
李源潮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根本方向。”这是不断深化对党的组织建设规律认识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我们党90多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就是说,在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诸多要素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方向和目标,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是组织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
一、深刻认识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根本方向,进一步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党的组织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党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必须首先把自己组织起来。党存在于组织,党的力量蕴藏在组织之中。正如列宁所说:“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统一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工人阶级的大军。”我们中国共产党就是按照马列主义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统一整体。党要成为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统一的、有战斗力的整体,必然要进行大量的、艰巨复杂的组织工作。
那么,我们党加强组织建设,从根本上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提供组织保证。首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根本职责所系,是必须承担起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组织工作要出“生产力”、“战斗力”。其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和生命线,组织建设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游离于党的中心工作之外,必然失去其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积极意义,也就不复有存在的价值了。此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组织工作的光荣传统和一贯追求,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围绕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发展党员、壮大组织、培育人才、选用干部、建设班子,为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全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内涵和要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有其特定的内涵。对此,李源潮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了“四个更加”的要求。这充分表明,我们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按照这一要求,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应做到四个“牢牢把握”:
第一,牢牢把握重大原则,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工作与党相伴而生,从始至终为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提供服务和保证。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坚持这一重大原则,应当切实做到三个“毫不动摇”。一是毫不动摇地学习贯彻党的科学理论。在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十七大以来,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辽宁在组织工作中扎实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推进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意见、健全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察办法等,推动了科学发展观在辽宁的深入普及和实践。二是毫不动摇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组织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供服务和保证,为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不懈奋斗。三是毫不动摇地贯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党根据形势任务的新变化,依据党的基本路线,不断提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和部署。组织工作必须时刻保持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及时跟进、及时服务、及时保障。
第二,牢牢把握政治责任,更加主动地融入党的中心工作。党正是在推动一项项中心任务的实现中,不断地接近自己的奋斗纲领。组织工作必须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具体任务来展开,深深地融入到党的中心工作中去,要出生产力、出战斗力。比如,辽宁围绕加快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奋斗目标,着力建设充满发展激情、真抓实干、团结和谐、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在人才工作中,围绕实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制定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等人才整体开发战略,用人才战略支撑振兴发展战略;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建立健全书记抓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机制,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建设、推进区域化社区党建创新和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三,牢牢把握基本职责,更加有效地服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组织工作必须始终贯穿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并为推动党的根本性建设提供保证和支撑。一是为保持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提供保证。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以科学理论引领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二是为保持党的组织和队伍的纯洁与先进提供保证。建设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实际的组织架构,在组织体系建设、组织功能强化等各个方面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党的纯洁性最终要靠党员的纯洁性来体现,要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三是为保持党的制度先进提供保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重点,着力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第四,牢牢把握核心价值,更加积极地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谋利益。要发挥好组织的优势,加强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深入开展党的宗旨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组织工作成效的试金石,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辽宁积极建设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从省委领导同志做起,各级党政机关干部每人直接联系1个以上后进村或后进社区,直接帮扶一个贫困家庭,20余万名党员干部采取广泛走访、驻点调研、结对共建等方式,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接地气”、“打地基”,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三、着力增强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着眼新实践,作出了新探索。总结这些经验,我认为,应注意把握住四点:
一是站位要高。一定要从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全局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不是可围绕可不围绕、可服务可不服务,而是组织工作存在的必然选择,是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做到认识要全面,既要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中心,又要服务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始终用服务各个方面建设的实际成果来检验组织工作取得的成效。
二是跟得要紧。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为实现政治路线制定的具体方针政策、作出的决策部署、确定的具体任务,及时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提出组织工作的服务政策和保证措施,扎实推进,务求实功。
三是融入要深。紧紧围绕中心、咬住中心、服务中心、保证中心,党的中心工作发展到哪里就服务到哪里,不是“两层皮”,更不能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
四是要讲方法。从组织工作特点出发,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直接与间接、重点与一般、局部与全局、近期与长远等方面关系,提高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有效性、科学性。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