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撤销街道办两年间

访问次数: 3511                        发布时间:2012-08-08

[字体: ]

记者周立民、徐海涛

    作为全国首个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安徽省铜陵市在全国率先尝试将市区10个街道办全部撤销,把原有的61个社区整合为23"大社区",变"市-区-街道-社区"四个层级为"市-区-社区"三个层级。在此基础上,铜陵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使社区功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并着力培育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

    经过两年运行,铜陵基层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指数随话语权同步上升。

    资源下沉 服务更近

    铜陵市映湖社区72岁居民刘先进,在老伴去世后独自带着残疾儿子和上小学的孙子生活。不久前,小孙子突然生病,手足无措的老人急忙给社区打电话。5分钟后工作人员赶到,把孩子带到了医院。"我自己也进医院开过三次刀,都是他们帮着办的手续。"老人激动地说。

    社区组织离居民最近,对居民的需求最了解,但在四级管理体制下,社区组织往往因缺钱、缺人、缺权而难有作为。铜陵将资源下沉到社区后,使得社区组织能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改变了过去"街道做得到看不到,社区看得到做不到"的现象。

    天井湖社区一户居民,丈夫突然去世,妻子没工作,孩子在上学,家中急需用钱。社区根据政策两天就给这户居民申请到了1000元临时救助。"以前要通过街道向区里申办,最短也要一周。"社区工作人员赵瑛说,"街道不可能专为哪一户跑一趟区里,必须攒到一定数量,或一段时间送一次。"

    对此,曾是横港街道"一把手"的幸福社区党工委书记江虹也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比方说,某社区有一个大垃圾堆,找人清理需要花1万元。这个事情,过去社区没财力做,街道则很可能不知道。而现在不一样了,社区既能看到也能做到,可以把钱花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据了解,改革后,铜陵每个社区的工作人员从710人增加到2040人,经费从约3万元提高到3065万元不等,1万多平方米的原街道办公用房被调整为居民活动和服务用房。

    资源配置合理了,铜陵在机制创新上做文章。每个社区设立一个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60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救济、治安、计生等7个服务窗口,"前台集中受理、后台分类处置",大大提高了居民办事效率。

 居民自治 让民做主

    铜陵的社区体制改革,以去行政化、强化居民自治为重点,"由替民做主到让民做主"

    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认为,要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就要让他们有地方说话,说了有人听,说了起作用。"政府投入社区的钱,怎么花应由群众说了算"

    铜陵强化社区自治的核心是选举制,社居委从主任到成员,都必须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都要通过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凡是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都必须充分听取意见,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监督权。

    2011年,铜陵拟招商引资近2亿元,扩建位于螺蛳山社区的一个选矿厂,需占用部分绿地。该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开会,大家讨论后一致否决该规划,项目遂被叫停。

    此外,铜陵的社区改革也离不开"社会组织"这一政府之外的社会自治力量。为此,铜陵提出优先发展培育五类社会组织,即公益服务类、社会事务类、文体健身类、慈善救助类与法律维权类。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扶贫帮困捐助站、夕阳红护校队、个性化调解室等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组织不断涌现,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只有敢于放手让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一些邻里矛盾、干群矛盾才能得到真正缓解。"铜官山区区委副书记汪源说。

    角色转变 干部转型

    社区体制改革,人事调整是一大难点。铜陵采取"一刀切"办法,将所有原街道、社区干部留在基层或分流,并从区直机关选调优秀人才充实到"大社区",稳定人心,优化人员结构。

    以铜官山区为例,改革前街道、社区共有工作人员569人,改革后各社区共有492人。人员精简了13.5%,但直接为居民服务的人数却增加了。

    改革后,铜陵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提高了,但业绩考核权交给了社会,他们普遍感觉工作压力增大。根据制度设计,每年年底由第三方组织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将被解聘。"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没了,千方百计为民服务的动力足了。"

    姚玉舟说,由于长期坐办公室,很多干部刚到社区时不会工作,不知道怎么和群众交流。经过一年多的锻炼,他们现在和群众相处得很自然、很亲近,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提高。

    在社区治理的改革探索之路上,全国有些地方以前也进行过尝试。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詹成付认为,铜陵改革覆盖范围广,涉及人员利益调整、机制重建等,比以往的改革更深刻、更广泛。"作为全国基层政府管理创新的一次成功尝试,如果说铜陵经验在一些大城市尚难以推行,至少值得一些中小城市大胆学习借鉴。"詹成付说。(完)

 

    信息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