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整内部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能;通过创新民主办院机制,初步形成民主决策、职能部门组织落实的办院格局,湖北省新华医院探索出一条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新路子。
2003年,湖北省新华医院开始从行业福利医疗机构向社会公益性医院转型。“盖大楼要钱,买设备也要钱。我们发现,改善服务、让病人感到温暖舒心,病人就愿意到医院来。员工精神面貌的改进,就是投入最少、见效最大的举措。”医院院长王汉民告诉记者。
当年5月,新华医院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以护士名字命名的病人服务中心——“海虹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无缝隙服务。一位家住武昌的慢性病患者,多年来坚持到位于汉口的新华医院开药、做检查,只因她已经习惯了海虹的服务;一位家住附近的老人要看门诊,点名要海虹帮忙导医,当得知海虹当天不能来时,他说:那我等她;“你们送来了药物之外的另一种治疗。”一位患者这样留言……
除了海虹,2004年,新华医院又在全国首创“啄木鸟工程”,从患者中聘请5名行风监督员当“啄木鸟”。8年来,“啄木鸟”们走访近万名患者,提出各类意见或建议500多条,90%以上被医院采纳。
“只要发现问题,我们会一直盯到医院改正为止。”一次,医院“啄木鸟”谢作良,看见产妇从手术室里被推出来的时候,盖的被子很脏,马上告知了院长办公室,医院当晚即召开办公会解决此事。谢作良说,在新华医院可以明显感受到医患互信互动的真诚。
在推行人事制度改革中,医院的行政部门由24个精简为12个,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科室与员工双向选择;推行累计积分制绩效管理体系,依据160余类岗位职责,将综合目标完成、客户服务改进、业务流程优化等系列人文化指标作为个性化考核依据,逐步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性竞争氛围。
被确定为省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后,医院又推出一系列新的便民措施:患者全天候接受门诊医疗服务;实行门诊病历全省“一本通”;各类医疗服务收费信息公开;为参合农民开设专门窗口,专人服务……
2011年,湖北省卫生厅对全省医药费用控制情况进行了通报,新华医院门诊人次费用、住院床日费用和住院者例均费用三项指标均位列省部属医院最低,医院美誉度、患者满意度和社会知名度却不断提升,患者输液服务满意率达99%,基础护理满意率达98%。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