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建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机制

访问次数: 1217                        发布时间:2012-10-23

[字体: ]

今秋开学,宁国实验教育集团全新亮相山城教育界,这是宁国市在探索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机制上迈出的一大步。

近年来,宁国市一直致力于探索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机制,通过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创新,探索实施城乡一体化、集团化办学、捆绑联动发展等办学模式,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从一枝独秀春色满园

  

集团化办学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资源

 

在该市津北小学,从实验小学交流过来的老师正给学生们上着课;在实验小学,从津北小学交流过来的老师们则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提升着自己。

2012年,宁国实验教育集团正式成立。集团化发展旨在通过理念传输、管理相通、教师互动、资源共享、活动相融,实现两所学校共同发展,进而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小学校长庞新华告诉笔者,在津北小学,我们也切实感到了联动发展和集团化办学给学校带来的变化。该校党支部书记吴成才告诉笔者,和实验小学联动发展后,津北小学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由原来的3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近800人;通过交流和引进,教师结构有了改善;并且实验小学先进教学理念的引进,也不断提高着该校的教学质量。

据介绍,今秋建成开学的开发区小学已启动与西津小学的捆绑联动发展,西津小学选派了优秀骨干教师来开发区小学支教,并在教师中开展师徒结对帮扶,增强了开发区小学的师资力量;两校还实施行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部署联动发展等工作。联动发展既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也有利于开发区小学在办学初期就能够迅速进入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轨道,力争使开发区小学在一年内同西津小学在教学管理诸多方面完全接轨。开发区小学校长盛敏晖说。

 

结对帮扶让薄弱学校走上发展快车道

 

为进一步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结对帮扶,宁国市建立完善了市直单位结对帮扶薄弱学校,城区学校结对帮扶、支教农村学校的机制,加快薄弱学校发展步伐。

这几年来,为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资源共享,众多市直单位纷纷给学校以很大的支持和关心,前后共捐资数万元,用以采购学生的课桌凳一百多套,购买图书两千册,购置电脑十台,校园的整体环境较以前也大有改观。胡乐小学校长郑永宏感激地说到。

 

教学模式改革让课堂焕发生机

 

老师讲课时学生可以围成圈,学生自己可以拿着教鞭授课。这已经不再是想像,而是宁国市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尝试。

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宁国市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此,该市教体局去年确定了甲路、汪溪、港口三所初中学校为改革试点学校,今年又确定了三所小学为改革试点学校。可以说,改革后的课堂,学生完全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自主预习、自主思考、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宁国市编办 王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