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建立长效机制创新医疗纠纷调解

访问次数: 1182                        发布时间:2012-10-29

[字体: ]

近年来,宁国市积极探索实践第三方化解医疗纠纷矛盾“五位一体”长效机制。

一、坚持党政主导,强化调解领导力。宁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纠纷化解工作,将其作为平安宁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列为政府应急管理和全市重大社会风险防控范围。  

二、实行第三方调解,提升调解公信力。成立宁国市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中心,聘请3名专职调解员(2名法学专业、1名医学专业)常驻中心办公,使其成为独立于医院和患者之外的第三方调解。

三、实行部门联动,提升调解聚合力。成立宁国市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在联席会议指导下,司法、卫生、公安、保险等各成员单位按照《宁国市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置暂行办法》的规定,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有效防止“医闹”现象和恶性事件发生。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民政、信访等部门的联系和衔接,逐步形成医疗纠纷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形成全方位、多元化解决医患纠纷等社会矛盾的高效工作机制。 

四、实行第三方理赔和司法确认制度,提升调解履约率。一是积极探索引入医疗责任保险,实行由独立于医院、政府之外的保险公司负责直接赔付。二是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与法院司法确认工作的对接,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提高了调解履约率。

五、实行财政支撑,提升调解保障率。医调中心筹建之初,市财政一次性拨付开办经费10万元。自2013年起,将医疗纠纷调解中心、交通事故调解中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及法院诉前调解中心等四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各项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全部费用由政府划拨,为调解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给予充分的财政保障。

宁国市化解医疗纠纷矛盾“五位一体”长效机制,作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路径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宁国市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中心自2012917挂牌至今,已受理案件3件,成功调解2件,接待来人来访20余人次。(宁国市编办  陈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