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县被确定为安徽省学前教育试点县(全省仅5个试点县),开展学前教育试点工作。通过6年多的试点改革,我县幼儿教育走在了全省、全市前面,得到上级的认可。今年2月,黄山市幼儿教育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我县的学前教育发展成果受到广泛赞誉。安徽电视台、黄山市电视台对我县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宣传报道。
一是公办幼儿园的创办与发展,解决了农村小学教师富余状况。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逐见成效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近十年来小学学生数下降较快。2012年9月份,我县的小学生数量为19893人,与2001年的47719人相比,下降了58.3%。农村小学教师出现不同程度的富余现象。我县教育职能部门,几年来结合我县教育现状,积极实施了小学教师转岗工程,有335名小学教师转岗从事幼儿教育,教学资源得到较好的配置和应用。
二是满足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提高了乡镇幼儿入园率。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师资力量有了加强,管理理念与水平有了提高,家长对幼儿园优质教育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全县3至5岁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4.18%。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100%。
三是规范了办园行为,提高了幼儿教育质量。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加强公立幼儿园的管理,扶持发展民办幼儿园。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按照以5岁、4岁、3岁年龄段,各学校中心幼儿园分成大、中、小班,学生数为25、30、35人,每班按照2名教学人员加1名保育员配备,提高了幼儿教育质量,改变了以往“放羊式”和“小学教育式”的教育教学状况。
四是遏制了民办幼儿园的无序发展。近年来,民办幼儿园遍布全县各地,呈无序市场状态,公办幼儿园的规范化快速发展,促进了民办幼儿园的良性竞争。教学管理科学、收费低廉、点多面广等优点,让学生家长更为青睐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的学生数与民办幼儿园相比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公办幼儿园的快速发展,一些管理手段滞后、条件落后、收费较高的幼教看护点被迫自行退出幼教行业。(歙县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