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在《清风有骨》中品读士子情怀

访问次数: 1357                        发布时间:2012-11-27

[字体: ]

周继坚

    鲍人先生的新作《清风有骨》,以大约二十万字的篇幅,对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的命运浮沉、官员士子的价值取向、大宋王朝的政治生态,作了一番深入浅出的审视,引人入胜。

    范仲淹,这个被理学家朱熹称之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的人,究竟以什么样的历史作为,赢得了那样崇高的赞誉?鲍人先生给出的答案,是“坚持真理的独立人格”,和“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这正是深深烙印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理想追求。

    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被称之为“士”,士人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前者是家国情怀的抱负,后者是独立人格的修养。在今天看来,那种久远的士子情怀和大夫风骨,那种浓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已经陌生了呢?

    《清风有骨》并没有写成热闹一时的戏说传记,而是采用一种白描的手法,以大宋帝国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为底板,尽可能在真实的史实材料上,去观察、去思考,透着一股悠远而深沉的思绪。《清风有骨》是严肃的,鲍人先生以人写史,以史观人,提出了知识分子的修养和担当这一命题,发人深省。

    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独立人格。这体现在个人对于真理的坚持,对于理想的坚守。中国古代为官,有“武死战、文死谏”的传统,作为文官的知识分子,其责任就是以进言的方式,坚持自己对于事物的判断。许多知识分子不惜惹恼统治者,只为对得起百姓,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江山社稷,对得起他们安身立命的学问。

    从“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的屈原,到“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知识分子们内心渴求的真、善、美,使他们义无反顾。他们以诗词歌赋寄情山水、传唱民间,抒发着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中国知识分子放不下家国情怀。这种使命感似乎和他们与生俱来。鲍人先生在书中说,“自古以来,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责任意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这和书中的主人公范仲淹是相通的,在脍炙人口的历史名篇《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不知道激励了中国历代多少知识分子。

    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是比“修身齐家”更大程度的价值实现。将个人的才华、学识贡献给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为变法不惜搭上性命的商鞅、忍辱负重完成历史巨著的司马迁……他们早已将个人的安危、荣辱置之度外。这种选择,既是对个人价值的坚守,更是对国家、民族利益的担当。

    当今社会,不乏有真知灼见和造诣高深的知识分子,更加开阔的文化视野、更加开放的文化交流体系,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可以博览东西方学术之繁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追求学术的新高度。然而,是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国家和民族,还是以学识来博取名望、当成炫耀甚至谋利的资本,丈量着当代知识分子所能企及的价值高度。

    《清风有骨》装帧简洁,透着一股兰花般雅致的气息。兰花品质高洁,是士人的最爱。我想,这样的一本书,也许就是和当下仍有着士子情怀的人们,所作的一场心灵对话吧。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