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编办“三迅速三保障”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访问次数: 1489                        发布时间:2012-12-13

[字体: ]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按照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三迅速三保障”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做到三个迅速。一是迅速展开调查摸底。6月份,根据省编办的统一安排,对县级公立医院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我办就歙县人民医院、歙县中医院现有编制数、实有人员数(包括自聘人员)、床位数、年门诊量及住院人数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针对摸底调查中存在的县人民医院业务量逐年攀升、现有编制数与实际工作量矛盾较为突出的问题,为县医院增核了一定的编制,以缓解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偏紧和具备中级职称资格未聘上岗人员较多的矛盾,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9月份,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办迅速传达并组织全办人员认真学习省政府〔201298号文件和省编办陈晓淮巡视员的讲话,办领导还就此工作做了专门部署,要求全办人员要把省政府文件,特别是陈晓淮巡视员的讲话精神领会吃透,并能熟练运用到日后的改革工作中。三是迅速修改完善相关办法。按照会议精神,我办对卫生部门拟定的《歙县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章程》和《歙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仔细研究,并提出了5点合理化的建议。

强化三项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为加强县级医院管理,成立了以县长为主任,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主任,县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卫生的副县长和县卫生局局长为副主任,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财政、药监、物价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医管办负责人、公立医院院长、以及部分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等为成员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卫生局,核定行政编制2名)。两家县级公立医院也成立了相应组织。二是强化人员编制保障。针对前期摸底调查中存在的县人民医院业务量逐年攀升、现有编制数与实际工作量矛盾较为突出的问题,为县医院增核了一定的编制,以缓解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偏紧和具备中级职称资格未聘上岗人员较多的矛盾,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发挥县人民医院在农村三级卫生体系的龙头作用。三是强化用人机制保障。2000年以来,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律采取合同聘用,实行三年一聘,对考核不合格者,到期不予续聘。对此次参与改革的两所公立医院拟任的院长人选,采取聘任人述职、医院职工代表大会对聘任者进行综合考评等形式,初选出县级公立医院的候选人。之后,又经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成员会议表决确定。并颁发了院长聘任证书,签订了院长聘任合同,实行三年一聘。

下步,我办将根据县级医院功能、工作量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等实际情况,协同发改部门科学合理确定县级医院床位和人员编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歙县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