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编办要求各级编办将域名注册管理工作纳入机构编制部门的日常工作范围,并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本职工作予以落实。这是基于中央编办对域名注册管理工作制定的“三步走”长期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拿下国际通用顶级域申请。随着多语种域名技术的成熟,中文域名在互联网上的使用频率越来高,“.com”、“.net”等20几种英文通用顶级域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被业界称为“互联网联合国”的互联网名称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于2007年11月决定向全球开放新通用顶级域申请,且首次将中文纳入申请范畴。经过四年办的筹备,ICANN于
第二步是做好“.政务”和“.公益”域名的应用。基于我国电子政务尚在萌芽,很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建网能力有限的现状,CONAC专门组织力量研发了“网络红页”,即为每一个注册“.政务”或“.公益”域名的单位免费提供微网站建设服务。注册人填报的域名注册信息可同时作为微网站上登载的信息。在域名生效后,注册机构的红页随即开通,并与其他数以十万计的注册机构红页共同收录于CONAC的“机构导航网站”,便于用户查询和注册单位编辑管理微网站内容,使域名注册与机构上网同步进行。在国际申请成功后,专业搜索、中文域名邮件等应用将接踵而至,彻底激活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力。
第三步是主导中文域名行业。中文和互联网使用的范围都是全球性的,很多海外商业机构看到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迅猛势头也申请了不少中文顶级域,其中甚至有些已触犯了我国法律。这些扎根于海外的中文顶级域一旦申请成功,我国政府很难将其规范化管理,因而其潜在巨大的使用风险。中央编办从2009年4月开始就摒弃了传统域名行业的商业模式,转变思想,将“卖域名”转为“管域名”。一字之差,工作的思路和模式完全不同。“.政务”和“.公益”中文域名秉承编办系统强大的组织力量,以严谨的审核管理制度为纲,对我国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网上名称实施有效保护和管理,避免海外各类新生顶级域的滋扰,建立健全稳固的中文域名注册和使用环境,在中文域名行业立住脚跟,进而影响其他类别中文顶级域的规范管理,树立主导地位。
国家已将“.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这项任务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去部署,并将这一重要使命赋予我们广大机构编制部门,我们应为能有幸参与这样一项关乎国家战略的伟大工程而感到骄傲。同时,深刻领会好这一国家战略的意义,尽全力将“.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工作长期稳定地做好,不辱使命。
信息来源:中央机构编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