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标签折射公平焦虑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贴标签?

访问次数: 1218                        发布时间:2013-04-26

[字体: ]

体制内、体制外、穷二代、富二代、五毛党、新买办……层出不穷的标签,影响着人们对人对事的判断

 

①“贴标签”火起来

  ——新标签五花八门,公众常常对号入座,用标签解读复杂的社会现象

  我是一名蚁族啃老族矮穷矬北漂”25岁的小蒙常会这样说,有时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有时是自嘲。他的实际身份是大学毕业生,老家在广西某县城,目前在北京中关村一家小公司做职员,月薪约4000元,有三险一金,与人合租房住,父母偶尔仍需像读书时那样补贴他些钱。

  蒙妈妈对儿子的状况倒没那么灰心,他上了大学,在北京找到了工作,算是开头不错吧。刚参加工作,哪能都那么理想,慢慢奋斗。我和他爸爸都有工资,经济上帮他一下心甘情愿。蒙妈妈对儿子给自己贴的一连串标签,有的听说过,有的需要细细解释一下才明白,老这么说不太好吧,影响情绪。

  体制内、体制外,潜规则、明规则,穷二代、富二代……眼下,不论互联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各种新词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词汇,对某类现象或群体的概括别具一格,契合人的心理,迅速传播开来,公众常常对号入座,以此对周围的人和事分类、判断。社会学上通常将这类行为称为贴标签。你是富二代,立刻有人联想到开宝马、爱炫富;你是穷二代,立刻有人联想到生活窘迫,对社会怨气大;你说央企不容易,会被冠以五毛党;你为外资说好话,会被称为新买办。媒体在报道时也会大量引用这些标签,譬如蚁族也想成为体制内穷二代,想当房奴不容易等类似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强化了标签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许多人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一些新词而已,大家都说,你要是不知道、不跟着用,显得特别落伍。小蒙说。在他看来,有些标签简洁明了,交流中引用一个词就能说明一种复杂的状况和心境,比如北漂,就很符合我们这些在北京没户口、没根基的人的状况。有些标签,他没什么感觉,只是觉得新鲜、时尚。有同事生孩子了,我们会说他要成为孩奴了,其实人家可能并不觉得是负担,心里美得不得了呢。

  不过,随着这些标签越来越多地融入现实生活,不少人感到了被贴标签的不适。

  陈朝伟是北京一家外企员工,家里煤气灶出故障请人来维修。维修工人来了,不仅修不好,还把灶拆得装不回去了,最后还要收上门费。我说修好了才能给钱,他就说你们白领欺负我们农民工呀。这句话让陈朝伟感到很不公平,农民工的确为城市建设做了很大贡献,也吃了很多苦。但就事论事,不对就是不对,不能随便贴标签。

  自从我考上公务员后,就被贴上体制内的标签。马剑对此很无奈,同学聚会,大家都说体制内如何好。如果我说自己经济上有压力,立刻会被人说虚伪。如果我说工作辛苦,立刻有人说我别装了。其实在同学里,我这样一个小公务员真的是收入比较低的。

   标签化思维扭曲社会认知

  ——贴标签忽略个体间差异,容易阻碍理性探讨,助长不满情绪

  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贴标签?

  “‘贴标签也称为污名化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强说,即一个群体将某些偏向负面的特征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将这些特征刻板印象化,掩盖其他特征,成为与之相对应的指标物。

  普通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习惯于将其化繁为简,以便清晰便捷地把握事物特征。标签化就是一种简单归类,人们可以借助标签对外界的人、事、物形成表面和粗浅的印象,降低行为成本。

  对周围的事物贴标签,每个人几乎都在有意无意间这样做。只是,当贴标签随着传播方式的变化,几何级地放大影响力和辐射面,继而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其弊端也引起关注。

  据介绍,贴标签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破坏性。能够流行起来的标签通常是负面的,它会导致人、事、物的正面形象遭到非理性的破坏。某类事件,可能前因后果极为复杂,但被贴上特定标签后,多数人就只会注意其标签所指的内容。其次是快速污染性。标签所包含的负面因素,在现代发达的信息传播网络作用下,会迅速地传染到类似的事物或者人身上,甚至波及整个行业、产业乃至地区,忽略个体间大量存在的差异。河南人这个标签就很典型。第三是不易消除性。标签流行起来,会发展成一种偏见,其固化的价值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使被贴标签的对象很难摆脱其影响。譬如,一项调查显示,被外界认为是蚁族的群体,一半以上并不认可这个标签,他们多数对未来充满积极预期。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朱力曾指出,近年来无论是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还是在网络的言论中,都存在明显的泛标签化现象。它把同一个特征归属于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而不管个体成员中的实际差异,往往会扭曲社会认知。例如,将一个偶发的、当事人无意的行为,贴上富人身份与穷人身份的标签,就使一个平常的事件变成了一个显示社会分裂的标志性公共事件。贴标签不仅不会使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反而会使人们的心理不满迅速发酵。媒体过多的标签化式的报道,也在无形中强化了阶层意识、磨损社会和谐

身份标签折射公平焦虑

  ——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拉大,使各类身份标签快速流行,弱势群体用来表达不满,反映其内心焦虑

  泛标签化的背后,潜藏着哪些社会问题?

  在国外,贴标签主要由强势群体针对弱势群体进行,弱势群体往往并不认可。在我国则不同,一方面存在大量针对强势群体的标签,如官二代、富二代、公知、体制内等,另一方面弱势群体往往主动把标签贴到自己身上,如自称房奴、穷二代等。恰恰是这类标签,流传得最广也最容易被用来分析判断相应的社会现象。

  标签化式的思维方式,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表示。多数标签针对特定人群,标签化思维的一个特征也是以人群归类来判定其行为,某个人群赋予正面的标签,那么这个人群不分个体都具有正面性,反之,则不分具体情况都被打上负面烙印。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主要是由于我国群体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

  许光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建设则相对落后,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在社会公平方面。按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人不仅会把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收入进行横向比较,也会进行大量的纵向比较。我国今天的发展格局是,不仅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很大,群体差距也非常大。

  有研究显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按十等分法测算,所有群体的收入状况都有明显改善,但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分配差距则不断扩大,在1988年为7倍,到2010年上升至20倍以上。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拉大,生活水平差异明显,使人们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分配制度不健全、向上流动的通道不够顺畅,又在一种程度上导致赢家通吃,出现了家里穷子女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找不到好工作继续处于低收入群体的状况,加剧了这种不平衡。与此同时,一些个案,例如有官员通过自己的权力安排亲属进入事业单位或公务员队伍等,经曝光后进一步放大了不公平的感受。

  这使得针对不同群体差异的标签很容易流行起来,弱势群体用来表达对强势群体的不满,希望引起普遍的社会关注。信息不透明,监督不到位,沟通不顺畅,又使得更多人习惯用标签思维来对事件进行判断,忽略事实本身。例如一辆豪华车发生交通事故,多数人往往立刻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豪华车有钱人等标签上,很少会去关注事故的具体原因。

  近几年贴标签的现象特别突出,还因为传播方式变了。许光建表示,弱势群体相对而言缺少话语权,在传统的传播语境中,其表达意见的渠道比较少。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这一切,使各种身份标签更容易传播,引起数量众多的弱势群体共鸣,反映他们的普遍焦虑。

别让标签代替理性思考

  ——增强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让公众感受到理性的力量,才有可能自觉地去除泛标签化的思维,追求理性

  随着贴标签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近年来,不少专家呼吁要去标签化

  贴标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应当避免标签化思维,倡导理性、客观,不要以简单的价值判断代替基本的事实判断。许光建说。

  标签思维通常是一刀切先入为主,面对问题预设立场,以标签去思考,阻碍理性探讨。例如发生医患纠纷,网络上往往一边倒地批评医生收红包缺少医德等。但如果一个人的身份是乡村医生,不论其具体行为,又往往会赢得大量赞美之词。

  缺少理性,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助长对立情绪。许光建认为,倡导大众理性思考,必要的前提是沟通顺畅、信息透明。某个社会事件引起关注,如果不能及时告知事件的来龙去脉,难免会引发各种不好的揣测,使公众依据当事人的身份标签进行推测。对公众容易贴标签的领域,如事业单位招聘、名校自主招生、拆迁等,要建立高度透明的机制,甚至全程公开,给理性以生长的土壤。

  媒体在泛标签化方面往往扮演重要角色。一些专家指出,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反映社会弊病非常重要,但是应立足于实事求是反映情况,不宜出于吸引眼球的考虑简单地贴标签。特别是一些案件的报道,法律部门还未判决,常常就有媒体依据当事人身份标签如富人城管农民工等下了定论。这样做会加剧社会对立,也不够客观。还有一些标签,如捏捏族初老族等,最初只是网络上的新词,并无太多意义,甚至有些生编硬造,也有媒体争相报道,反映了一种浮躁的舆论生态。

  与此同时,大量身份标签广泛流传,其所折射的社会问题也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为什么穷人和富人一有纠纷,舆论常常不辨细节而一致声援穷的一方?不是不明白弱者即正义的局限,不是不知道具体事件具体分析的重要性,而是之前有不少案例支持了这种站队,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又助推了这种情绪。不同群体间日益扩大的差距,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改变,身份标签只会愈演愈烈。李强说。他认为,对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亟须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和矛盾处置机制,增强社会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到理性的力量,才会自觉地去除泛标签化的思维,追求理性。(记者白天亮)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