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陵市编办紧紧围绕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以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四百工程等活动为抓手,紧密联系单位实际,不断深化机关党建工作内涵,有效提升了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全力开创了全市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局面。
建设学习型机关,打造机构编制战线上的铜陵团队。一是学习主体全面化。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通过调查研究、党课报告、形势报告等活动参加学习;广大党员自觉学习,广泛开展理论学习、社会学习、岗位学习等各类学习。二是学习内容综合化。做到“四必学”,即中央、省、市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必学,党的理论、知识、要求必学,机构编制业务知识必学,提高综合素质的知识必学。三是学习形式多样化。坚持中心组学习示范学、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普遍学、理论讲座专题学、座谈启发引导学、知识竞赛兴趣学、基层调研实地学,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的形式。四是学习考核实践化。将“创先争优”、“四联四促”、“四百工程”等为民服务活动开展情况、机构编制工作的实际效果纳入学习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全市机构编制系统涌现出多名优秀党员,1名党员被评为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个人,1名党员被选为区人大代表,1名党员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1名党员被评为市级“读书之星”,另有多人次获得各类荣誉称号。
建设创新型机关,维护铜陵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努力提高创新意识,把创新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在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法人绩效评估、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政府部门职能履行情况社会化评估、机构编制动态调整、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性机构管理、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等方面均进行大胆创新和有益尝试,探索了一条管住管好机构编制资源的新路子,多项工作在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处于领先水平,并在全国推广,受到中央编办、省编办的高度赞扬。尤其是2009年市编办单独设置以后,市编办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创新举措,通过严格控制机构编制、领导干部实行政治经济“双保留”、到龄人员自愿提前退休等有效措施,保证行政超编人员呈逐年下降趋势,初步实现了精简、效能、高效的改革目标。
建设服务型机关,着力为基层群众谋福祉。将服务群众纳入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要求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精神,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庸懒散奢现象。全面推行微笑服务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制造微笑服务牌,提升服务形象;深入基层调研,强化服务意识;健全网络平台,拓宽服务渠道,深受服务对象的好评。在“四联四促”、“四百工程”、“创先争优”等活动中努力为基层办实事好事,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共协调资金300余万元,帮助联系村建设蔬菜基地,修建农民文化广场,开辟农民书屋。援建美好家园项目,植树100棵,修整道路
建设廉洁型机关,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一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强从政道德和法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从思想意识上保持清正廉洁。二是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围绕机构编制重点工作,制定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相关制度。通过查找机构编制风险点,围绕机构设置、编制使用、资金分配、审核审批等环节,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运作程序,防止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腐败行为,从制度监督上保持清正廉洁。三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落实廉政谈话制度,每年对科室负责人进行廉政谈话,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要求;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监督活动,聘请行风监督员、“一代表、两委员”和机构编制特邀监督员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
信息来源:安徽先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