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德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相继审议通过《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办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财政补偿管理暂行办法》、《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暂行)》、《县级公立医院院长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暂行)》和《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配套文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是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管办分开、政事分开”的要求,分别明确了医管委、医管办、县级公立医院院长等职责,同时明确县级公立医院由医管委直接管理,卫生部门负责加强业务指导与监督,国资委负责资产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财务监管及发放到位各项财政补贴等。县级公立医院实行全员聘任制,其工作岗位由医院根据需要设置,报医管委审定同意后自行聘请;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实行报备制;县级公立医院药品严格执行省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方案,重大项目实施、大宗设备采购以及各医疗设备的处置等事项,实行医管委先批后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党组织由卫生局党委设立,设立工会、共青团和妇女组织,依法成立职工代表大会;县级公立医院建立化债机制,按每年业务总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化债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统一管理。
二是建立县级公立医院运行补偿机制。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以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离退休人员保障等项目为内容进行定向补助。大型基建、大宗设备购置费用一事一议;学科建设视情补助。对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而减少的合理收入,由县财政部门审计核实后,根据诊疗人次予以补助,按季预拨,年终清算。医院实施政府布置的紧急性公共卫生任务发生的费用,年终专题报告政府批准后,县财政予以补助;对抢救医治流浪人员而发生的医疗费用,由民政部门从流浪乞讨人员专项救助资金中予以支付。
三是积极探索编制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全县医疗服务工作需要,县编制部门根据两家县级公立医院的床位数,核定和编制控制数。今后新进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通过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确定聘用关系。
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县级公立医院投入绩效评价制度。制定政府补助与县级公立医院投入绩效、政策执行、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相挂钩的办法,进一步推动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规定县级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实行两级考核,由医管委成立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等事宜,绩效工资奖励部分由县级公立医院统筹解决;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行量化分级管理,考核成绩分为四等;以绩效工资设定基数标准,据考核等级分别奖励20%、10%、不予奖励、扣减10%;实行县级公立医院院长单独考核制度。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称职和不称职,根据考核结果,按绩效工资数分别奖励300%、200%、不予奖励和扣减30%,被认定为“一票否决”的直接定为不称职等级,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予以解聘。
五是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CT、磁共振等大型医用检查、治疗等在现行价格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