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枞阳县编办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根据机构编制有关法规政策,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努力服务全县科学发展、服务各项改革,创新思路,找准突破口,突出重点,为枞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加强编办自身建设。一是加强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学习,做好三个方面的结合。在立足枞阳县情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当前全县机构编制工作形势。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努力在政策法规、枞阳县情和外地成熟做法三个方面上下功夫,做好结合文章,为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决策当好参谋。二是加强机关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在充分征求机关干部的意见后,印发了《编办学习制度等十三项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二十条规定为契机,努力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对一些行政许可性事项,明确主办科室和责任人,制作办事流程,上墙张贴公布,采取一次性告知的方式。同时,结合不同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自行选定调研课题,深入有关单位进行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努力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县编办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坚持做好和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工作:认真核对每一项数据的真实性,保证实名制数据的准确、及时、完整;加强实名制数据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有关数据内容,真正做到数据与实际的一致性;充分发挥实名制的作用,做好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实名制政策的宣传,让实名制的作用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和更大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
主动作为服务发展。今年3月,县编委召开2013年第一次会议,县编办就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跨层级调整行政编制、有关机构设置和升格问题、有关单位领导职数的设置和人员编制问题、“三支一扶”人员的聘用及有关单位人员招聘等方面的议题做了大量调研工作,进行了认真审理,最终提交会议研究讨论通过。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县编办根据职责分工,主动作为,对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有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依据相关规定科学合理核定了两家公立医院的编制,确保我县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进。近年来,因学校区划调整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撤并,导致许多农村学校已名存实亡,给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县编办主动与县教育局做好对接,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在业务上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