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瘦身”、宴请压缩、轻车简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半年来,安徽各地一股股务实高效的新风扑面而来。
政策新规出台 狠刹“浮夸浪费”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去年12月27日上午,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明确提出了6个方面30条具体要求。
很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考察及其接待管理暂行办法》,严肃公务考察及其接待纪律,规范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考察及其接待工作,提倡厉行勤俭节约,力戒铺张浪费。
紧接着,省财政厅制定了《安徽省省直单位接待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对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产生的用餐费、住宿费和交通费等做出详细规定,要求“接待对象需要用餐的,接待单位应当安排自助餐或工作简餐。确需宴请的,宴请标准应低于100元/人,接待酒水应当选用本地产品。”
简洁务实 会议新风扑面来
“会议现场布置更简洁了,会议材料更精简了,也不发纪念品了。”今年1月份,参加安徽省两会的代表委员更有发言权。安徽省政协委员苏杭告诉记者,以往开会,常常会发一些纪念品,今年也取消了,连装会议材料的包,也改成了简洁的塑料文件袋。
没有红地毯、没有条幅;政府工作报告简洁凝练;文件印制份数较往年减少三分之一;代表委员驻地一律安排自助餐,不提供酒水、不上高档菜肴。领导的新闻稿不但报道次数比往年要少很多,而且篇幅也很短,有的只有两三百字,言简意赅,并且省委书记、省长参加讨论审议的稿件都放到了二版,把头版位置留给了普通代表委员。
大到豪华的会议室小到会议用的签字笔、公文袋;大到国家经济转型战略小到餐桌上的盘子、筷子,节俭务实地“新风”吹遍全国。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网络通讯等手段广泛运用,会议用品开销有所减少,会议“瘦身”效果明显。我们看到,许多政府部门将“办公地点”从餐桌搬回了办公室,“被喝酒”现象大大减少,工作人员身心更舒畅,办公生态有了明显改观,赢得百姓交口称赞。
“会议发言限时10分钟至15分钟,在限定的时间内想将区里的经济工作说清楚,还真不容易。”参加完务虚会的铜陵市狮子山区区委书记蒋叶贵会后告诉记者,“十分钟内结束发言后,想说的都说了,这次会议要求讲短话、讲实话,实在管用、富有新意。”
“缩减会议规模和时间,电视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不超过90分钟。”安庆市将作风建设制度措施具体细化为26条,量化管理。明确减少文件简报,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文件每年分别不超过25、40个,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的文件分别不超过35、70个。
抵制奢靡之风 勒住“舌尖上的腐败”
在蚌埠市纪委在专项检查中得知,蚌埠市民政局组织人事科室副科长何某,于
近日合肥市出台了《2013~2015年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实施办法》,今后,合肥市纪检监察部门将通过了解各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如果被评议单位存在“三公经费”超标,清理规范庆典、研讨会不力等情况,或将拿到一张难看的“成绩单”。据了解,2012年度政风行风评议末位单位已受到约谈。
宿州市元月份以来,共明查市、县区直属单位50余家,暗访酒店100余家。目前,市直各单位公务接待费用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萧县春节期间与电视台联合组成3个明查暗访小组,对各单位值班情况、公务接待、同城宴请、节后上班情况进行督查,处理违规违纪人员8人,通报批评1人。
改进工作作风 政务新风拂面
上班时间玩游戏、工作打“擦边球”、擅自离岗、不使用文明语言,政策新规出台以来,公务员别想“混日子”。
在桐城市政府行政服务大厅,过去分散的全市多个政府行政审批、办证事项全集中在这里。每个办事窗口的工作人员身后,都有“电子眼”的实时监控。市纪委常委带领4名工作人员对290个政务服务窗口办公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监督服务态度不好、人在岗心不在岗等散漫现象。通过监控,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现象得到了彻底根治,对群众不热情、敷衍塞责的现象也有明显好转。
近日,定远县纪委严肃查处3起14人违反作风建设规定典型案件,县纪委、县效能办对3起单位及党员干部无视规定,我行我素,顶风违纪问题进行查处并全县通报。
今年以来,肥西县纪委监察局共牵头组织了6次明察暗访,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上班时间玩游戏、看电影等违纪问题4起。同时,责令3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4名同志分别进行诫勉谈话和批评教育。
霍邱县纪委常委带队,不定期、不定点、不定时深入各乡镇、机关单位及宾馆、酒店、歌厅、茶楼等场所,开展明察暗访4次,对检查发现出的问题,不遮不掩不护短,从快从严惩处,先后从严问责14人,并通过电视台、网站、简报等形式公开曝光,有效地遏制了干部不正之风。
无为县纪委会同公安、工商部门对公款吃喝进行暗访,对酒店门前停放的48辆车牌号由交警进行了甄别排查;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对13名违反效能建设规定人员予以通报批评。(记者黄娜娜)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