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和服务中,庐江县编办为破解“资源有限、需求增加”的 “供求两难”问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着力念好“五字经”:
一是“清”字,就是底数清。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认真填报机构编制基本信息采集表,全面掌握各机构职责任务、领导配备和实有人员及经费来源等情况,尤其掌控在编在岗人员的详细信息。
二是“明”,就是责任明。明确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负责人。各单位还确定一名经办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并及时报送调整的相关信息;严把填报和审核关,对上报材料须经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审核把关签字。
三是“实”字,就是依据实。组织专人对机构编制方面的沿革文件,进行收集梳理整档,保证文书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在对部分机构和人员信息校对时,坚持实事求是、严谨细致、求真务实,广泛调阅、查找有关会议纪要和文件资料,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四是“准”字,就是数据准。抽调专人对各部门单位的机构和人员信息进行逐一核对核实后,再由编办分管负责人审查复核把关。在确保信息准确、全面的前提下,录入实名制信息库存,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提供翔实可靠第一手资料。
五是“透”字,就是剖析透。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人员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非在编人员进入渠道以及经费供给方式等进行深入剖析。坚持“用活总量、盘活存量,挖掘潜力、激发活力”的原则,机构设置实行统筹安排、通盘考虑,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不断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向纵深方向拓展。(郑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