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人文庐江”建设硕果累累

访问次数: 722                        发布时间:2013-09-29

[字体: ]

日前,庐江县“市民合唱团”正式成立,“文化艺术团演出工作办事处”正式落户城东新区,推出国庆历史文化游(周瑜墓园—孙立人故居—丁汝昌故居—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温泉沐浴文化游(在汤池温泉沐浴洗尘,体验温泉文化) 精品旅游线路。此外,该县国庆长假期间,还有不少表演节目上演,如汤池度假区举办的中华武术表演、全能唱将巅峰决战,台湾农民创业园举办的太极拳表演、台湾美食展销,周瑜墓园开展的黄梅戏、庐剧、巢湖民歌等地方戏专场表演等,充分展示庐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庐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2100多年的建县历史孕育了“两汉文明之地,爱国将领故里”等多张“名片”。目前,全县共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文物遗迹近700余处,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伏虎寺、实际禅寺、无量殿被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寺观;周瑜墓、武壮公祠、何王咸墓和果树瓷窑址先后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县自2008年提出“发掘地域文化精髓,着力打造‘人文庐江’”以来,经过5年的精心培育,“人文庐江”已成为享誉一方的金字招牌。庐江历史文化发展喜事、要事连连:刘秉璋墓园隆重开园,复建的奎星楼时隔34年重新面世,吴武壮公祠历经24年成功回收,千年“捧檄桥”顺利“减负”,文物资源修缮和保护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些历史文化瑰宝将薪火相传,竞芳吐艳,极大丰富了“人文庐江”的内涵。

近年来,该县上上大力弘扬“勤耕好学、开明开放”的新时期庐江精神,着力挖掘庐江的人文内涵和历史文化资源,增加文化底蕴,提升城乡文明素质,陶冶群众文化情操,提升庐江文化品位和对外新形象。组织实施“知荣明礼”工程,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十大杰出青年”、“ 十佳好少年”、“道德模范”等先进评选活动,把庐江历史融入现代文明,正政风、纯民风、盛文风,塑造庐江新形象,打造庐江城市灵魂,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庐江的影响力。(郑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