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规划草案明年出台

访问次数: 1395                        发布时间:2013-10-10

[字体: ]

中四角国字号规划草案明年出台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敲定推进时间表,湘赣鄂皖今年底提交各自的规划草案

 

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前期工作会议日前在武汉召开,湘赣鄂皖四省联动发展的中四角战略进入实施阶段。按照国家发改委给出的时间表,明年年中国家层面将出台中四角总体规划草案。

  这次由国家发改委推动、四省联动的会议,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研究部署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已获得中央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一体化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高度重视并充满期待。四省省会城市要充分认识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认真规划发展纲要。下一步要集中智慧,核定长江中游城市群范围,把握一体化发展的主线,确立务实推进机制、高层协调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和相关政策。

  会议明确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的推进时间表:今年底,各省按照自身角度为主,兼顾其他三省原则制定规划草案,提交国家发改委;明年6月,国家层面将出台总体规划草案。(郁宗菊)

 

 

相关信息:

 

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先行区示范区

 

提升整体竞争力构建生态型城市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李培林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任重道远,为此我建议几点:

  坚持顶层设计和规划先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的成功经验,切实弄清楚自身的比较优势、缺陷短板和成长机会,对城市群进行高水平的顶层设计。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注重规划的基础性、系统性、前瞻性,坚持与中央的大战略、大规划对接,与省市的发展战略对接,提升长江中游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坚持以大带小,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就近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携手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探索户籍改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存量土地,合理设置城镇建设标准。联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生态型城市群。

  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抓住机遇,以交通基础设施、自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为突破口推进四省合作。社科院专家要结合优长专业,发挥自身优势,在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研究,为中央和省委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界线,打破区域封锁和壁垒,加强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对接。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现状与发展定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魏后凯

 

  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城镇和产业相对密集,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但目前,发展水平低,城市化滞后,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转型时期。

  从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看,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在同一层面,位于全国城市群体系的顶端。

  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一个国家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应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特大城市群、世界规模级的先进制造业带、全国内陆开放型经济戓略高地、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板块、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

要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为:推动城市群的一体化进程;培育国际大都市,提升顶级城市的层次和功能;构筑一体化的主导优势产业链,形成群体竞争力;处理好核心城市之间的竞合关系。

 

 

全面深化沿江合作

岳阳市市长 盛荣华

 

  岳阳、安庆、九江、咸宁同处长江沿线,均为四省门户城市。四市战略合作,要更注重规划统筹,抢抓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全面推进的重大战略机遇,全面深化沿江合作。

  首先要打通路网“经脉”,加速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构建纵横成网、配套成环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尤其在水运方面,要加强长江岸线资源保护,深化四市港口合作,在货源组织、市场信息、报检通关等方面互通有无、互给便利,努力构建区域水运“绿色通道”。

  四市产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要联合推进沿江产业开发,共同引导大运量工业布局沿江,延伸壮大产业链,重点支持石化等优势企业实行区域性扩张。

自古以来凭舟楫之利,四市贸易往来不断,商贸合作久远。要传承放大这一优势,消除壁垒,搭建平台,建立商贸物流联盟,共同发展商贸物流业,特别要加强边贸合作交流,扩大边贸往来,繁荣边界经济。

 

 

同频共振互利共赢

安庆市委常委、市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工委书记 万士其

 

  推进岳九咸安经济圈建设,必须注重统筹兼顾,坚持互利共赢,促进优势互补,强化创新驱动,推动集约发展。我们将以《咸宁共识》为起点,充分利用政策、区位、资源、人脉等优势,加强与岳九咸兄弟市的良性互动,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和中部崛起重要增长极。

一要互动,互动的前提是互访,我们将开展多元化、专题化、经常化人员互访,深化部门和县区对接交流。二要互进,互进的基础是比较,有比较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取长方可补短。岳九咸安分属四省门户城市,地缘近、人缘亲,发展阶段相似,只有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利益均沾,才能优势集成、整体突破,达到规模效应。三要互助,互助的要求是共振,加强生态共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优势资源均衡化。四要互赢,我们要抱团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支持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着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

九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占勇

 

  作为区域合作中的一员,要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当前具体要做到四面突击,尤其是加快构建快捷高效的交通通信网络,缩小区域内时空距离。目前,四市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协调,跨省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水平和质量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合作需求,加快基础设施合作对接迫在眉睫。

  要共同推进修水至平江、安庆至九江等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进岳咸九、咸宜吉铁路和合安九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和向上争取工作,构建多式联运的立体交通网络。

  加快港口设施对接。目前,沿江四市港口在布局上分散、功能上雷同,应抢抓国家大力开发长江黄金水道机遇,加强沿江港口合作,共同推进长江航运发展。

加快能源设施对接。九江是江西重要的能源基础,随着四市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要合力推进国家重大能源项目尤其是新型能源项目优先在四市区域内布点。

 

 

城市因合作而精彩

咸宁市市长 丁小强

 

  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四市都是推动发展的重大机遇。去年,岳阳、九江、咸宁三市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主动“打前站”,甘当“探路者”,积极构建岳九咸“小三角”。一年多来互动频繁,往来不断,旅游、商务合作扎实推进。如果说一年前的三市合作是个良好开端,那么今天的四市抱团发展则标志着合作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咸宁与岳阳、九江、安庆皆为沿江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区域和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交汇点。不仅交通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明显,且四市均是青山绿水、钟灵毓秀,如咸宁森林覆盖率高达54.2%,岳阳、九江都在40%以上,我们可共同探索走出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中国有民族复兴梦,咸宁与岳阳、九江、安庆一样,都有促进中部发展的崛起梦。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和《咸宁共识》,虚心学习各兄弟城市的发展经验,与四市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合作发展的精彩篇章。

  四省专家共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昨日在咸宁,来自湘赣皖鄂四省的专家对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提出建议和意见。

  有哪些瓶颈和障碍

  湖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罗波阳认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应正确研判城市群发展中的瓶颈和障碍。

  他说,安庆、九江、咸宁、岳阳资源特色相近,工业化程度、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度。

  同时,城市群各城市间的纵横快速交通网络还不够完善。

  他表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并非单纯建长江中游经济区,而是突出其空间和功能,在生态,城镇化、人才,资源、文化、旅游等各方面走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

  如何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

  江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姜玮说,四市间既有竞争,更要合作,达成发展上合作,成果上共赢。

  他说,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大格局势在必行,对提升区域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四市必须走联合发展,抱团发展之路。

  他建议,四城在融和过程中,应优化产业布局,实行错位发展,合理确定各自的主导产业;建设以产业链为主的对接机制,实现产业练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区域的对接合作。

  理性看待城镇化建设

  安徽省社科院副院长杨俊龙认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不能忽视房价问题。

  他说,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近十年间也推动了房地产发展,然而,若房价高到一定程度,超出市场承受范围,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地方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他建议,政府应做好人口趋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预测,长远规划,将城市群区域内房价科学控制在一定价格之间,加大实体经济发展,激发自主创新。

  他表示,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实现高质量,不能让优质的企业去盖房子,不能把盖房子当作特别重要的产业。

  四市合作的重点领域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四市有十大领域可重点合作。

  这十大领域包括:共同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加强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接、积极推动重点产业合作、探索农业合作新模式、加快边界商贸市场建设、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承接双转移”地区、携手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开展社会事业领域合作。

  他建议,四市应采取市场运作,社会各方参与,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的体制机制;成立专班,重点项目突破;建立机制,保障长效合作。(湖北日报)

 

    信息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