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学雷锋值得探究。
过去的一年,安徽有164人当选“中国好人”,位居全国第一,成功实现“中国好人榜”“六连冠”目标,总数829人,占全国总数近七分之一。
胡太平、沈浩、徐辉、马虎、周传金……这些安徽好人,虽然身份、年龄、经历等各不相同,但身上都闪耀着雷锋精神的光芒,是我们身边学雷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我们应该跟着他们去学雷锋。
学习雷锋,要守护雷锋精神的真善美本质。在思想多元、价值多样的社会转型期,囿于现实,我们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但个人成就、社会发展永远离 不开真善美的引领,每个人都要有价值“底线”思维,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真善美共同价值的起码守护。沈浩、胡太平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是对克己奉公的守护;徐辉立足工作岗位,无私奉献,是对助人为乐的守护;马虎干良心活、盖放心房是对诚实守信的守护;周传金勇斗歹徒,是对见义勇为的守护……当代雷锋面对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实考验,作出了令人敬佩的价值抉择。
学习雷锋,要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雷锋精神以时代生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的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精神需求相对接。当 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要将雷锋精神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 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融合,将学雷锋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每个安徽好人都是一张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闪亮 “名片”。我们要追寻他们的脚步,踏着时代节拍前行,做爱国敬业的模范,当诚信友善的使者,为雷锋精神增光添彩,让雷锋精神焕发时代光彩。
学习雷锋,要“发乎于心,践之于行”。 “我只是做了我高兴做的事”,一位上榜“中国好人”的安徽好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发乎于心,将学雷锋融入社会生活,坚持不懈。我们要将学雷锋升华为 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生活习惯,去体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生幸福。践之于行,把价值追求变为道德实践,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同时,还要远离形式和作秀,与时俱进,创新载体,常学常新。(朱胜利)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