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领导干部如何待亲情?“道是无情却有情”

访问次数: 1852                        发布时间:2014-04-10

[字体: ]

马祖云

 

人为万物之灵,谁没有亲情?敬父母、爱妻子、疼儿女,皆为人之常情、世之常理。正如鲁迅诗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亲情是人生的一 种情感依托,也是生活的一道美丽风景。有了这种依托,才有更加温馨的幸福美感。然而,不同的亲情观和行为,却会孕育出迥异的家庭命运和人生结局。

  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又常言说家世富贵,富不过三代。其所意蕴的一个重要道理,就是错爱子孙的扭曲亲情,最终将导致家道中落。父不教,子受害,历史上多少王孙贵族,一时功名显赫、福荫子孙,然而真到了儿孙辈,或游手好闲,或以身试法,或吃喝嫖赌,以致家业丧尽、穷困潦倒。这警醒了很多智者,但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能顿悟。

  现实中,奉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将权力亲情化、私利化的人并不鲜见。有的对晚辈的五子登科无微不至:精 心找位子,设法赚票子,争取好房子,购置好车子,谋福一辈子。有的对儿女的非分要求言听计从:要摆阔给金钱,要出国给方便,要发财给门路。有的甚至为家人违法谋私而不惜身家性命: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等落马高官,皆把亲情置于法外,或为家人违法敛财开绿灯,或为儿女受贿作庇护,终于 自食恶果而锒铛入狱。此类一人当官,全家发财;一人出事,两代坐牢的案件虽属个别,但影响甚广且愈加恶劣。

  当官要公廉,亲情第一难。难在何处?就在于法不容情权不偏私,而领导干部在用权时每每面临秉公与徇亲的选择。若 公正执法,可能要大义灭亲;倘清正廉明,可能要割舍亲情;如报效国家,可能要牺牲小家;以天下为公,可能要舍去私利……面对这般选择,考验着实无情。只有 奉行公权姓公、不徇私情,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才能有大义大德的胸怀气度。惟此,则是自己之幸,事业之益,人民之利;否则,可能毁了自 身,害了亲人,坏了纲纪。

  何以对待亲情?毛泽东一直倡导这样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从循循开导而打消妻兄杨开智要安排厅长之类职位的求情,到拒绝诸多领导同志对儿子毛岸英上朝鲜战场的劝阻,彰显了共产党人对待亲情大公无私的博大情怀。周恩来夫妇没有给亲属留下一砖一瓦、一钱一物,却留下了淡泊名利、自立自强的家训,让周家后人无愧于党和人民。这样的精神财富,子孙为之自豪,百姓为之敬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世间多少仁义家事,看似无情却有真情;世间多少家庭悲剧,看似有情却又显无情。对于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尤当警思。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10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