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南谯区市场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六个到位”

访问次数: 546                        发布时间:2014-04-23

[字体: ]

按照市监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滁州市南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时间节点平稳有序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工作,于3月底召开了南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大会,实现了“六个到位”:

一、“一局、四所”全部挂牌到位。331南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乌衣、城郊、沙河、珠龙4个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全部正式挂牌,新单位公章、党组织章、财务专用章全部正式启用。从41开始,行政服务窗口全部以新的单位公章核发各类注册执照;门户网站、宣传牌匾、新的机构、电话提示、文明用语已全部更名;领导班子及科级干部已全部重新任命下文,从药监、质监划转的编制已到位,人员已到岗。

二、人员、档案、党组织关系全部移交到位。元月初区委组织部、区编办、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等相关部门与市工商局等市直单位进行了多次沟通、核实,元月28日,对原南谯工商分局在编的50名工作人员,13名离退休干部的人员花名册进行了移交;3月初办理了所有移交人员的人事档案交接手续;415全体58名党员的组织关系移交到区组织部门,为下一步干部管理打好基础。

三、固定资产划转到位。按照财务经费和各类资产随体制调整一并划归县、区政府管理的原则,原南谯工商分局的财务经费和办公用房、办公用品、交通设施已全部划归区政府管理,并于415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在区财政开设财务账户,3月份、4月份人员工资按正常的时间发放,同时,按照区政府的标准和相关规定发放了全体在编人员及离退休干部的“文明奖、双拥奖”,确保了过渡期间人员思想稳定,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下划人员的关爱。

四、三部门职能调整到位。按要求将区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及区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职责划入新组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区商务局承担的生猪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区农委,并进一步明确了区卫生局、区商务局、区公安分局、区住房建设和城市管理局等有关部门承担的食品安全监督相关职责。

五、新单位机构整合到位。根据原工商、质监、药监三部门整合后的职责,按照监管与执法相统一、行政许可与执法办案相分离、所有行政许可一个窗口对外、所有投诉一个机构受理的原则,设置了内设机构11个,派出机构4个,直属事业机构1个。设置企业注册局(行政审批服务办公室)统一负责发放涉及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等方面的各类行政许可项目;重大违法案件交“一局、一队”承担,即经济检查执法局、市场监督稽查大队;将123151236512331等所有类型投诉统一由消费者权益保护股(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承担。

六、搞好衔接,履职到位。新成立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三个部门的执法文书进行了梳理、整合,制定完善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近期组织开展了对成品油、农资进行质量抽检活动,共检查抽检成品油20组、农资40组;稽查大队开展了对辖区学校食品、大型宾馆、饭店进行了专项检查,为南谯区正在召开的“两会”提供了餐饮安全保障,同时在全系统启动了开展打击农村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执法行动,确保履职到位。

按照410市政府召开的监管体制改革推进会的要求,南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定”规定于415正式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