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严肃机构编制,加强人员管理,完善财政供给机制,肥东县在全县全面开展财政性资金供给人员清查工作。
明确清查原则。坚持谁清查谁负责原则。清查人员对本单位自查工作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坚持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自查工作负总责,签字确认本单位自查结果。明确工作目标。通过清查,进一步摸清财政性资金供给人员组成情况,实行分类管理,探索建立工资统发、“一卡通”打卡发放及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杜绝现金支付工资性费用。明确清查步骤。分自查、核查两个阶段进行。自查阶段,各单位根据本单位人员花名册和工资性发放清册等相关资料,逐一自查摸底核实。在自查基础上,从县财政、编制、组织、公务员管理、人社、纪检监察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核实各单位自查结果。同时,加强对财政性资金供养人员经常性核查,建立监督约束长效机制。明确分工职责。明确县财政部门做好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积极为各单位提供财政性资金支出信息;县编制管理部门做好人员编制核定工作;县纪检监察部门做好监督检查,保证清查公开公平公正;县组织、民政部门按管理职责,切实做好民政优抚人员、村组干部核实、确认工作;县公务员管理、人社部门加强对遗属人员审查,积极为各单位提供人员信息。明确清查纪律。各单位在自查中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做到积极主动、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不虚报、瞒报和谎报。县级核查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县有关廉政建设、工作作风等规定,确保核查工作公开公正;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将依据情节轻重,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