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编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工作“回头看”

访问次数: 706                        发布时间:2014-05-15

[字体: ]

黟县编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224正式启动以来,在县委第二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安排,认真制定了《黟县编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县编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多次以会议的形式,研究部署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细节工作,细化实施方案,紧紧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结合 “六不让六起来”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日前,黟县编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工作“回头看”,看应学习的内容是否学习到位,看征求意见建议,查找问题是否到位,看梳理征求到的意见、收集到的问题是否到位。

一、学习情况。除集中学习要求学习的文件、材料外,我办丰富学习形式,开展自学、夜学、廉政警示教育、观看教育影片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撰写心得体会,召开会议交流。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政治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了全体党员理想信念,提高了思想意识。

二、征求意见建议、查找问题情况。我办把面对面和背靠背结合起来,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查找问题,一是走进农村。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到互联共建村宏村镇金家岭村,积极参加县委部署的“入百村、进千网、访万户”活动。每个党员干部走访20余户,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听取基层群众对县镇村工作、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践行群众路线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走进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分别深入到所在社区网格,挨家挨户征求社区群众对社区党员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摸底登记社区群众存在的困难和诉求;每名党员到社区认领不少于2个服务项目和公益性岗位,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服务居民,树好形象。三是走进服务对象。36,到黟县宏村镇屏山村、宏村镇计生服务所、宏村中心卫生院走访,调研基层计生所、卫生机构整合工作,征求群众对机构编制工作意见。同时班子成员分别带领相关科室党员干部,深入到20余个重点乡镇和县直部门、事业单位,调研机构运转、编制管理和干部队伍情况,摸清机构编制诉求和成因,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认真听取对机构编制工作、编办班子成员和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作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宣传机构编制工作法律法规以及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控机构编制总量、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的精神和要求。四是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意见。先后两次发放《领导班子及党员作风建设等情况征求意见表》到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各单位征求意见。五是设置征求意见箱征求意见。为了最大限度征求到好的意见建议,在县委第二督导组的指导下,设置征求意见箱,拓宽督导组征求意见的渠道,丰富活动载体。

三、梳理收集到的问题情况。一是认真梳理、整改收集到的问题。对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问题,我们按照教育实践活动有关要求,认真梳理领导班子及成员“四风”方面问题和群众反映基本需求问题等,目前有10条意见、建议已整改落实到位,还有8条意见建议正在制定措施整改。二是紧密结合职能特点,认真履职。今年先后开展了县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等重点工作,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顺利完成,走在全省前列,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于57开展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核查工作培训,全县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同时召开了2014年第一次编委会,研究部分机构编制设置和调整、领导职数配备调整和部分单位招录工作人员事宜,最大限度的优化全县机构编制人员配置。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以法治编”、“从严治编”、“廉洁治编”。注重加强队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完善规范机关各项制度;开展2014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公开工作,减少“三公”经费支出;努力提升工作水平,不断建立、完善、落实机构编制管理各项制度,通过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建设“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机构编制队伍。

下一步我们将在努力完成规定动作基础上,设法增加自选动作,探索创新活动载体,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加强作风建设、反对“四风”问题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多方征求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加强对我办“依法治编”等进行改进。仔细查摆问题,开展批评,重点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认真查摆“四风”方面的问题,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正让党员干部思想受教育、作风得改进、行为更规范。强化整改落实,针对查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方案,强化正风肃纪,提出解决对策,对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狠抓建章立制,注重抓源头、打基础、管长远,从主要现象、表现形式、重点岗位、主要环节上认真梳理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立行立改,着力完善规章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