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创新四种模式破解农村公路管养难题

访问次数: 587                        发布时间:2014-07-14

[字体: ]

一是聘用专人模式。按照3-5公里配备1名养路工的要求,全区41个行政村聘请专(兼)职养护工73名,具体负责辖区内乡村道养护工作,细化区、乡镇、村公路养护管理职责,形成有路必养的良性工作格局。
  二是专业养护模式。实行政府购买县乡公路管养服务,将区内呈佛、坤唐、呈灵蜀、岩万、洽富公路等144.3公里的县乡道养护推向市场,择优选择有资质的养护公司实行专业化管养。
  三是养护奖惩模式。先后出台了《徽州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徽州区农村公路村村通民生工程后续管养办法》,把农村公路管养纳入区政府对各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以及“三边三线”目标考核,建立日常检查、年终考评和月巡查制度,通过实地查访等方式进行监督考核,实行公路管养与资金拔付相挂钩,有效杜绝了“养人不养路”的现象,调动镇村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积极性。
  四是村规民约模式。把村民使用和管护农村道路的责任义务纳入村规民约,乡(镇)、村、养护工逐级签订承包养护合同,实行分路段养护,实现了全区292公里通村道路养护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