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积极整肃“小四风” 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访问次数: 1630                        发布时间:2014-08-06

[字体: ]

 

吃喝风、红包风、赌博风、走读风,被形象地称为小四风,是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顽疾。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其,便习以为常,不以为意。

  然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顽疾,却破坏基层政治生态,污染社会风气,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省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既治流行病,又治地方病,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形象不佳问题——

  直面问题

  癣疥之疾为害不浅,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破坏基层社会生态

  镇长女儿结婚,有63名镇、村干部排队送礼金。日前,亳州市纪委通报的典型案例中,曝光了利辛县王市镇原镇长沈涛女儿结婚,63名镇、村干部到其家送贺礼,共计4.16万元。

  事后,沈涛先后分两次在镇公务接待定点饭店宴请了送红包干部,其驾驶员、党政办主任分别签单、挂账,沈涛涉嫌贪污受贿,现已移送司法机关。

  送红包,在一些基层单位已成风气。有的干部借机敛财,婚丧嫁娶、小孩入学、家人和自己生病,甚至连到党校学习几天,下属都要看望送礼。有的逢年过节收送红包成了规定动作

  大家都送了红包,自己即便心里不情愿,也不得不送、不敢不送。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公务员言语中充满无奈。而有些干部借机收受请托对象、服务对象、监管对象礼品红包问题,更是严重影响党委、政府形象,助长社会歪风邪气。

  吃喝风在基层更为根深蒂固。皖北地区一位老党员说,很多都是公款埋单,慷公家之慨,花财政的钱,存在讲排场、好面子、追奢华之风,甚至认为吃点喝点,不犯大错,不少干部由此养成了讲吃讲喝、有请就到、有酒就醉的毛病。

  全县招待费一度占可用财力的1/8皖南某县一位纪委干部脸色凝重地说,吃喝成风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奢靡之风的一种表现,必须狠刹,坚决查处利用农家乐、私人会所等隐蔽场所公款吃喝行为。

  赌博,是一种害人害己的不良行为,长期进行赌博活动不但损人心智,破人家财,还会助长社会的歪风邪气。而有些基层干部上班时间打麻将、打牌赌钱现象并不鲜见。

  相对来说,基层条件有限,娱乐活动单调,但这不能成为沉迷于赌博的借口。选派到明光市女山湖镇光明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的省纪委干部何流说,党员干部应带头树立高尚情志,抵制不良诱惑。

  乡镇干部本应与群众最亲近,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着一种脱离群众的突出现象——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带来干部不解民情,群众难觅干部的乡 镇治理困境。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从群众编的顺口溜中,可以看出干部走读不仅坏了干 部形象,散了作风,还疏远了干群关系。

  亮剑行动

  专项整治除行为之垢,抓细抓小,促进勤政廉政,重塑良好形象

  “‘小四风看起来深度不大,但危害面不小,基层公务员占大多数,如果任其发展蔓延,会造成恶劣影响和不良氛围,使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省委党校有关专家表示,小四风是基层党员干部容易沾染上的不良作风,积习已久,群众甚为反感,而一些干部习以为常、处之泰然,认为是小毛小病、无关紧要。

  今年以来,中纪委通报的全国处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例中,公款大吃大喝、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问题尤为突出,其中乡镇干部占了较大比例。这就要求对基层干部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专家如是表示。

  既治流行病,又治地方病今年5月,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在全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五整五建专项行动的指导方案》要求,突出以整治吃喝风等小四风为重点,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形象不佳的问题,构建促进勤政廉政长效机制。

  反四风,就要加大整治力度,以严的标准、铁的纪律,念起紧箍咒,抓细抓小,进行专项整治,树立党员干部务实为民清廉形象。省委活动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作风问题要紧盯不放,从小事做起,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专项整治小四风无疑对塑造基层清 廉务实政风大有裨益。

  各地加大明察暗访,对少数心存侥幸、我行我素、顶风违纪者严肃查处,建立常态化的典型案例通报制度,起到了较好的警示震慑作用。

  临泉县老集镇居民于某到派出所办理户籍补录,办事民警以其手续不全需要疏通关系为由,多次向服务对象索要现金。直至收到送来的1500元,才为其办理户籍补录手续。临泉县公安局决定,给予该民警行政记大过处分,责令其退还1500元,并依照规定对其予以辞退。

  祁门县城下横街,曾被当地居民称为麻将馆一条街,以前时常有些干部也到棋牌室玩点带彩的,给群众印象非常不好。从3月份起,祁门县纪检、组织、公安、文化等部门联合开展净风行动,对全县所有棋牌室、宾馆、饭店、茶楼等公共场所进行突击清查,重点打击组织聚众赌博人员、容留赌博活动的场所负责人以及参赌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共查封赌博机、麻将机44台,昔日的麻将馆一条街重新风清气爽,居民拍手叫好。

  高压持续

  重拳出击毫不松懈,强化责任追究,形成警示震慑,让群众不断看到变化

  公务接待情况,每月上榜公布一次,包括接待次数、人数、地点、标准、陪餐人员等全部公开,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在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镇党委负责人指着公示栏告诉记者,接待透明化堵住了公务接待中的人情接待、超标接待等现象,有效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遏制了吃 喝风蔓延。

  聚焦小四风问题,各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以踏石留印的劲头狠抓落实,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宣传栏等途径,公开小四风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公示办理期限和结果,让群众看到改变。

  以前经常和朋友小搞搞,现在不但不干了,赌博场看都不去看了。芜湖市鸠江区裕溪社区一位干部告诉记者。针对赌博风,裕溪社区出台紧箍咒,明令禁止社区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在赌博场所逗留和参与赌博。同时在全社区 倡导健康生活、远离赌博,修建社区活动中心,鼓励居民参与有益健康的活动。

  安庆、淮北等不少地方成立联合整治小组,严厉打击干部参与赌博行为,利用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发送禁赌短信、发布禁赌微博、微信,播放禁赌公益广告和专题宣传片,形成立体声势,营造打击赌博、禁止赌博、拒绝赌博的舆论氛围。

  收红包就要丢官帽。霍山县出台《倡导崇尚勤俭节约,树文明新风暂行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带头从自身做起,对于婚丧嫁娶等事宜一律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利用婚丧嫁娶、乔迁新居、逢年过节、生病住院等借机敛财,收受请托对象、服务对象、监管对象礼品红包等行为。党员干部若 收受红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霍山县纪委负责人态度坚决地说。

  管、查、惩并举,狠刹干部走读风。各地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考勤登记制度、外出报告制度,推广民情日记、干部去向牌等制度,采取电话查询、实地督查、视频抽查等形式,对干部的上班和值班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加大奖惩力度。在配套健全考勤考核、请销假和公车管理使用等制度的同时,采取以奖代 补等方式,积极改善乡镇干部的住宿、饮食、业余文化等基本生活条件,有力有效治理干部走读风。

  在从上至下自查自纠,找准找实突出问题的同时,敞开大门、广开言路,通过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问卷调查、邀请群众代表参会等方式,广 泛征求群众意见。芜湖市镜湖区滨江公共服务中心党工委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对收集到的问题,专门建立了问题库,填写病历表,分门别类,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目前,共召开座谈会12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52条,其中小四风问题意见15条均已在深入整治。

  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交群众评判。一个群众广泛参与、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的整治行动,必能始终不懈,久久为功。

基层干群说小四风

  吃喝风收敛了,干部的心也收回来了

  吃喝风在基层尤烈,最影响干部形象。老百姓中曾流传着种种顺口溜,比如要想解解馋,组织检查团”“要想换口味,多开各种会”“村干部一年 头大水牛,乡干部一年台大铁牛等。而且干部接受别人吃请,往往就难以保证办事公正。向舌尖上的浪费”“餐桌上的腐败开刀,大吃大喝风收敛了,干部的心就会收回来了,能把更多精力放到工作上。

  ——长丰县水湖镇南孔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肇庆

  抵制了红包诱惑,赢得了群众满意

  给医生送红包,在一些地方似乎已成为潜规则。从4月起,祁门县在二级以上医院要求医患双方签署反对红包协议,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聘 请行风监督员,不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目前,已发现问题8个并限期整改,查处收受回扣案件1起;有7人主动上交红包”6400元,由院方直接返 还到患者的医疗账户上。党员干部抵制了红包诱惑,赢得了群众满意。

  ——祁门县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办负责人

  铲除赌博毒瘤,净化了社会风气

  赌博危害巨大,有些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因输钱无力还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6月份开始,宣城市掀起为期3个月的治赌风暴行动,重点查处存在赌博活动的棋牌室、游戏机室等场所,重点打击涉赌黑恶势力和幕后保护伞及参与赌博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此举有力地铲除了赌博毒瘤,净化了社会风气。

  ——宣城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平

  叫停走读现象,让干部留得住’”

  农村里的事情很多得在晚上解决,农民办事也没有周六、周日概念。今年县里出台制度,要求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住乡,很有必要。现在乡里干部变走读寄宿,每天确保2名领导班子成员住乡值班带班,方便群众来访办事。干部住乡期间,每周确保深入农户家中不少于2天,开展民情访谈。 同时,镇里努力改善生活设施和条件,丰富干部的业余生活,努力让干部住得下”“留得住

  ——肥东县响导乡党委副书记许俊国

  “‘高压线通了电,谁也不敢碰

  我们公司架好制度高压线,筑牢执行防火墙,念好问责紧箍咒,构建了正风肃纪的长效机制。如针对走读风,管、查、惩连环招效果很好。即完善考勤登记制度;即采取电话查询、实地督查、不定时明察暗访;即考核惩戒,一次查岗不在的要书面检查,两次给予通报批评,三次进行 诫勉谈话。打击小四风都有问责制度。这些都是高压线,只要通了电,谁也不敢碰。

  ——国家电网定远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人周虎

  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买账

  这次专项整治,效果有目共睹。比如,乡干部下村自带干粮,不在村里吃喝,减轻了村里负担,省下来的钱为民办事。再如乡干部不许走读,村里有 事立即就能办。这段时间已进入汛期,乡、村干部更不敢大意,都要时刻待命。一旦雨情较大,县防汛办发布命令,干部就要立即到各自包保自然村、农户家中驻村蹲点;一旦发现险情,及时转移安置群众。实践表明,干部扎下根,把群众当亲人,农民才买账。

  ——歙县绍濂乡团委书记、古祝村党支部书记杨俊森

杜绝一阵风打好持久战

  正风肃纪既治流行病,又治地方病。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省聚焦作风问题,打响针对吃喝风、红包风、赌博风、走读风的小四风专项整治行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党员干部形象不佳的问题,对于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小四风由来已久、害处不小。比如吃喝风,有基层群众说:一看到他们(乡村干部)醉醺醺的样子,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们吃的喝的,不都是我们的血汗钱?再如,有的地方办事看来头、凭关系、要红包,少数干部巧借名目敛财,更令人深恶痛绝。古人说,祸患常积于忽微。这些滋生在群众身边的 不正之风,已成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顽疾。下决心向小四风宣战,顺应百姓期待,直指问题要害,群众拍手称快。

  时至今日,专项整治势头良好、成效明显,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有丝毫松懈。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小四风既然成风,就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相当的传染性。重拳整治之下,不正之风遁形,但转入常态后,歪风会不会卷土重来尚未可知。如果治理经验不能固化为刚性制度,建设成果不能转化为长效机制,这场专项整治行动就难免沦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一阵风。因此,整治小四风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打好持久战,必须完善制度约束,从源头上铲除滋生小四风的土壤。要坚持以改革的办法和法治的思维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好制度缺位和失之于宽的问题,扎紧制度笼子,确保制度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比如,整治吃喝风必须看紧钱袋子,强化财政预算刚性约束,使大吃大喝无处报销;整治红包 风必须管好印把子,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整治赌博风、走读风必须立下铁规矩,使党员干部监督管理有章可循。

  当然,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才能形成有效的威慑力。要把科学的制度设计与严密的制度执行、有力的检查惩处结合起来,凡是违反党纪和制度的行为,都不能放过,更不能放纵,要坚决做到执行制度无例外、违反制度零容忍。这样才能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持之以恒的大 排查、大扫除,建立促进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长效机制。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