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禹会诸侯之地》出版

访问次数: 1342                        发布时间:2014-08-08

[字体: ]

日前,由蚌埠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委外宣办编辑出版的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新闻作品集——《蚌埠·禹会诸侯之地》出版,得到了史学 界、考古学界大家以及大禹文化研究者的热议。他们纷纷来电来函表示祝贺和赞许,少则数百字,多则两千字,认为单纯的新闻作品只是对瞬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录,把它归纳集结变成一本书,它就成了历史的记述,可以传之后世,体现了蚌埠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据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底召开的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云集了60多位全国各地权威专家学者,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对出 土文物的观摩以及热烈的分析论证,最终达成了一锤定音的结果:蚌埠就是禹会诸侯之地。此事件引起全国数十家媒体关注,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为代表的36家媒体组成的报道团,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密集报道了这一文化事件。在此基础上,《蚌埠·禹会诸侯之地》这本集纳了81篇新闻报道、7幅专家题词、1篇考古发掘报告目录,以及200余幅彩色新闻图片的新闻作品集问世。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阅读后认为,蚌埠编印此书是对历史考古的见证和肯定,是解密史存疑团的蚌埠担当。他说,此书使禹会村遗址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推广,充分释放出历史考古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果,是文明探源考古成果向社会转化的成功范例,体现了 蚌埠在传播、传承和传扬大禹这一珍贵历史财富方面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值得一些地方借鉴和学习。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教授从内容、编排和出版的及时性三个方面,认为该书是一本值得品读的好书,将永远发挥它以史育人的作 用;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朱乃诚表示,在他参与主办的数十个学术会议中,唯独禹会村遗址研讨会获得了足够多的海内外媒体关注,也唯独蚌埠做出了将媒体报道集结出书的举动,为学术研究这个小圈圈与社会大众这个大圈圈搭起了一座畅通桥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的观点则是,一书在手, 纵览禹会诸侯’”。身为本土大禹文化研究者,市涂山大禹文化研究会的会员们对作品集的出版高度认同,他们认为,此书是禹会村遗址考古成果的有力见 证文苑里的一朵奇葩为增强文化软实力提供软资源。(蚌埠新闻网)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